日本关东都督府为年日俄战争结束后,日本在大连、旅顺、金州等辽东半岛地区设立的租借地管理机构。关东都督府下辖民政部和陆军部,分别负责管理辽东半岛租借地内的民政和辖内的驻军。其间,关东都督府经过了几次改组。其中,年关东都督府经过机构改组,原关东都督府内设的民政部被改组为关东厅①,原关东都督府内设的陆军部则被改组为关东军司令部。至年九一八事变之后,关东厅又被改组为“关东州”。 关东都督府是续“满铁”、日本总领事馆之后日本在东北设立的三大机构之一。关东都督府也同“满铁”一样,在其内部专设机构,负责东三省政治、经济、物产交通、军事国防、自然地理和文化教育动向调查。 有关日本对东北调查的研究中,有关“满铁”调查部对于东北调查的研究论述较多。相比较而言,我国学术界对于日本关东都督府的东北调查的研究论述不多②。 鉴于上述情况,本文以日本各研究机构及公共图书馆所藏的关东都督府各种东北调查报告集、出版物以及日本国内各文书馆馆藏相关档案文献为线索,厘清关东都督府自成立以来所进行的各种东北调查情况,并试图以此为研究中心探讨关东都督府对东北所进行的各种调查的调查内容、调查目的等。 一 关东都督府成立于年9月,系由日俄战争期间成立的关东总督府改组而成,负责管理从沙皇俄国手中接手的大连、旅顺、金州等辽东半岛租借地。按照日本相关的官制规定,关东都督府由都督、民政部和陆军部组成。其中的民政部下辖庶务课、财务课、土木课、警务课、监狱署等③。按照地域划分,关东都督府民政部对东北的调查主要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关东都督府民政部对大连、旅顺、金州等辽东半岛租借地内的调查。有关这一部分的调查情形,由于受到所藏档案机构的借阅限制,目前尚不能通过档案文献的查阅了解其中的具体详情。从我们目前查阅到的文书馆和档案馆中相关文献目录上,日本关东都督府自设立之初,就开始了对辽东半岛租借地进行了各种形式的调查。这些调查包括关东都督府民政部庶务课编写的《关于金州附近苇席生产流通调查报告书》、《瓦房店地区果物流通组合调查报告书》及《关东都督府内简易人口调查统计表》等,涉及辽东半岛边界地地形、河流山川、辖内人口(职业、人口构成、收入等)、气象(含陆地和海上)、产业、土地(含城市内房屋所有人,农村土地所有人及佃农耕种、地租、地税等)、交通(含陆路和海上)、鸦片馆、农业(含经济果树种植和畜牧业)等。 关东都督府民政部调查东北地区的第二部分为辽东半岛租借地外的对奉吉黑三省及内蒙古东部地区的调查。有关这一部分的调查不仅涉及范围广,涵盖了奉吉黑三省地区及内蒙古东部的广大地区,而且其调查的时期跨度也非常长,从年9月设立之初开始一直持续到年8月日本战败投降,时期长达近40年。就其关东都督府民政部的调查内容而言,关东都督府民政部对于奉吉黑三省和内蒙古东部的调查主要集中在上述地区的商业、农业、畜牧业、特产、土地、交通、物价、租税等涉及东三省地区的商业贸易情况及各地政情和军情等内容。 从目前收集到的相关文献出版物看,关东都督府民政部最早对东北及蒙古东部地区进行系列调查的日期始于年前后,早期的调查主要按产业进行了调查。从当时的相关刊行物上看,这一时期主要的调查有《关于满洲大豆的调查》(年7月刊行、年1月再版)、《关于满洲棉布的调查》(调查人为山田亮、刊行日期为年)、《南满洲纸类》、(调查人为小田关小郎、年刊行)、《满洲柞蚕》(年刊行)、《满鲜葡萄业视察报告书》(调查人为川上善兵卫、刊行日期为年)、《满洲大豆及加工品》(年刊行)等④。这些小册子页数少,装订非常简陋,除了注明关东都督府民政部和刊行日期外,大多没有注明调查人员姓氏。其中,像关东都督府民政部早期调查并刊行的小册子《关于满洲大豆调查》,其调查时期为年7月间,刊行日期为同年12月,页数为页,B5版纸型,手写刻字版印刷。 关东都督府民政部对东北地区及蒙古东部地区的大规模调查的高峰期为年至年间,其中这一时期对东北地区及蒙古东部地区所进行的“满蒙”经济系列调查最具典型意义。 关东都督府民政部在这一时期所进行的调查多以《满蒙经济调查复命书》形式刊行。按照目前我们从国内公文书馆、图书馆藏书中收集到的相关出版物看,列入“满蒙经济调查复命书”系列丛刊的有11册⑤,按照内文及扉页上的序文,其调查情况如表1所示。 其中,《满蒙经济调查复命书》系列丛书中第一册,⑥由洮南(原属内蒙古,现属吉林省)方面调查复命书和郑家屯(现为吉林省双辽地区,以下同)方面调查复命书两部分组成。依内文显示,洮南方面调查人员为关东都督府民政部“嘱托”⑦北村吉藏⑧和添田泽三,调查期间为年1月至同年3月间,期间的调查路线为自四平站出发后,经八面城、三江口、郑家屯和巴音他拉⑨后北上抵达图什业图旗后,又西折经达赖汉王府领地后,穿行东扎鲁特旗抵达西扎鲁特旗王府所在地。在西扎鲁特旗王府逗留数日后,北村一行又返回西扎鲁特旗分歧点南行,经开通县⑩下辖的公营子、王家子、白塔子折回巴音他拉,其后经巴音他拉经由三江口、郑家屯原路返回四平站结束调查。北村等人在洮南地区的调查项目主要分为上述地区的自然地理地貌、道路交通及交通车辆、运费、城乡民居饮食起居(汉族人和蒙古族人)、家畜种类及数量和可供放牧的操场、牛马羊猪驴等家畜的死亡率和繁殖率、动物皮毛的产量、未耕土地情况、农业耕作用具、土地所有情况、各地农产品收获、土地所有人与耕作人关系、农业移民与地租、传统手工业中蒙古纸、高粱酒、皮革加工、榨油、砖瓦业、土器制造、毛毡编织、染房、豆素面乳制品等的生产、产量、销售价格及销售渠道;黑林山煤矿的开采情况、动物皮毛的加工、外国日用品中各国商品比例、畜产交易价格、集市及使用货币(含各种货币兑换比率)、钱铺、大车店等主要服务业的规模、营业主等。 在郑家屯调查中,其调查项目主要被分为“一般事情”、“纯蒙古产业状态”、“蒙古主要城镇”、“金融事情”、“蒙古人的生活费及购买力”等六个大项。其中,“一般事情”中主要调查内容为四平、郑家屯、开鲁县及巴音他拉地区的沼泽、山川、气候及上述地区内蒙古族居民的文字、人口、性格及衣食住行和宗教情况。“纯蒙古产业状态”调查项目中主要调查了上述地区蒙古族居民的畜牧饲养、农业耕作和工商业店铺及贩卖物品种类;在“蒙古主要城镇”调查项目中,北村等人主要调查了郑家屯、巴音他拉及开鲁县三个乡镇的交通运输(陆路和水运)、商店数量和种类及其中外国人经营的商店数量、日本商品种类情况;此外,北村等人还主要调查了上述地区商品交易及居民生活中商品买卖的各种货币兑换率、物价(家畜、日用品、食宿费用等)及金融机构(含钱铺、当铺、洋行等);在“蒙古人的生活费及购买力”项目中,北村等人主要调查了当地蒙古族居民的年收入和用于购买生活必需品所用开销等。 《满蒙经济调查复命书》系列丛书中第二册全书由页组成,活页印刷,竖排版,32开普通装订(11)。以内文判断,关东都督府民政部此次派遣的调查员为“嘱托”添田泽三,调查期间为年8月6日至同年12月3日,调查地路线为吉林西部和内蒙古东部地区的郑家屯、阿尔科尔沁(现阿尔山、科尔沁旗)、巴林府、林西县、赤峰、开鲁县、通辽县等地。调查的内容主要为上述地区的商业习惯、交易物资种类、价格、方式、通用货币、商人出生地、商号、居民主要生活用品、年均消费物品种类、农业和畜牧业的主要经营种类、土地耕作法、兽医数量、相关收入、蒙古盐产地、所有人、经营者、蒙古盐的产量、主要流通方式、价格、税收等。 《满蒙经济调查复命书》系列丛书中第三册由页组成(12)。调查员为宫崎吉藏(旧姓北村),调查日期为年至年的冬季。调查路线为内蒙古的哲里木盟西北部和索伦部南部地区及黑龙江省的一部分地区。调查分为地理、畜牧业、农业、林业、工业、商业、金融、地方警备和官制等九项,调查的内容为洮南县、齐齐哈尔等地区的运输、运输车辆、家畜饲养状况及交易情况(含定期集市)、牛、马饲养及死亡率、农具、耕作方法、土地地租、产量、地价、森林分布、森林种类、伐木及交易价格、木材运费及加工业、布匹销售及生产、香皂及钟表等日用品的销售、火柴及酒类销售路径、动物皮毛加工、流通渠道、上述各地农产品定期集市、中医药药材种植及销售、金融机构、通用货币种类、上述地区的驻军及治安状况、蒙古各地旗的人数、官吏及喇嘛庙状况等。 《满蒙经济调查复命书》系列丛书中第六册(13)由上、下两编组成,调查人为古曳好,调查地点为“旧海龙府下辖的西丰、西安(现吉林省辽源)、东丰、海龙(现吉林省梅河口地区)、辉南及柳河6县”(14)。该书内文中没有注明调查期间,但依印刷日期及该书刊行顺序推测,其调查的期间应该在年春夏之间所进行的调查。依据内文,该项调查分为一般调查和县别调查。其中,一般调查项目中,主要调查对象为上述地区的各种税收种类及税金征收标准及土地、农产品交易习惯。县别调查中,依西丰县、西安县、东丰县、海龙县、辉南县、柳河县的县别顺序,分别调查了上述6县的人口、自然地理、主要集镇、县衙军备宗教、农业畜牧(主要为养蚕业)、商店、交易货物种类及交易价格、传统工商业种类、数量、道理里程、运输工具、通用货币、主要金融机构、度量衡、居民日程用品的购买及地方官吏绅士名录等。该项调查有别于其他都督府民政部调查人员所进行的经济调查,主要调查对象为上述地区的物产和交通及运输车辆,用该书内文中的话说就是为了“开海铁路预定线路及附近地区”所进行的调查,可以说是为日本计划铺设的开海铁路所进行的事前经济调查(15)。 《满蒙经济调查复命书》系列丛书中第七册全书由页组成(16),封面小标题为“吉林省中部地方现势概要”。依调查复命书内文,调查员山科启吉所调查的地区中除吉林、德惠市等地为现在吉林省下辖外,阿城、五常、舒兰等地当属现在的黑龙江省下辖地区。另外,按照该丛书的刊行惯例,其调查员结束调查后会马上提交调查报告书,其后接到调查员调查复命书的关东都督府民政部庶务课会在第二个月委托“满洲日日新闻社”印刷刊行。而山科启吉在年10月结束调查,上呈调查复命书后,因该报告书中“所载条项悉数得不到民政部的认可”(17)而没有刊行,直到第二年4月才“依原文”交由大连的“满洲日日新闻社”刊行。其中原委由于缺乏文献史料佐证,尚不得其详。 从调查复命书的内文看,山科启吉此次的调查起点为长春,经农安、德惠、榆树后右折北上,经五常堡、阴背河、拉林抵达阿城,其后,原路返回榆树后南下至秀水甸子,经舒兰、瓦缸、乌拉街、旧站抵达吉林省会吉林。山科启吉的此次调查涉及沿途地理、工商业、农业、矿业、金融、税捐等6项,调查内容包括沿途各县和集镇人口、地理、交通运输(含水运和陆路运输)、工商业中农产品、手工业品、外来工业品的交易种类、价格、商店、运输、定期集市,农业中农产品生产、土地及土地买卖、耕作方式、农人生活状况,舒兰地区煤产量、销售,上述地区通用货币、各种货币兑换比价、金融机构以及吉林省内各种矿税、田赋、契税、木材税、烧锅税、地方税等捐税种类、金额等。 《满蒙经济调查复命书》系列丛书第八册(18)为关东都督府民政部的“嘱托”大神正节于年11月至年3月间,对现内蒙古林西、经棚(19)地区所作的经济调查出差报告书。根据该书内文,此次调查项目主要分为林西和经棚两个地区。在林西的调查项目中,受关东都督府民政部派遣的大神正节主要调查了林西地区的捐税、驻军、官衙及农业、金融、商业、交通运输、工业等五个项目,依次调查了税收种类、地价和地租、主要农作物、农具、肥料、货币种类、金融机构、商店经营品种、日本商品的销售情况、道路修筑、大车店数量、传统工业中的酒类、豆类生产及金银、铁器木器和皮革加工、砖瓦生产等情况。在对经棚地区的调查中,“嘱托”大神正节主要将该地区的调查分为了商业、工业、农业、金融货币及捐税、通信及交通机构等五大项。其中,在对经棚地区的商业调查中,受关东都督府民政部派遣的大神正节主要调查了该地区的畜产品、动物皮毛、食用盐、药材等的交易集市(定期与非定期)、交易习惯、使用主要货币、价格、货源及销售数量;在对经棚地区的工业调查中,大神正节主要调查了该地区的造纸业、金银铜铁(含农具、马蹄铁)器加工业、成衣鞋铺、木材加工铺、皮革毛毡、马鞍马具、钟表修理、面条(含豆素面)、饭店、大车店、染房、粮店等的数量、经营主及价格等情况;在有关该地区的农业调查中,大神正节主要调查了该地区的农作物种类、耕作习惯、土地关系、地价、农具使用、农业相关捐税、农作物价格、雇工工资及蔬菜种植和零售价格等情况;在有关金融和捐税中,大神正节主要调查了该地区的车马捐和货币种类及钱庄等情况。最后,大神正节还调查了该地区的电信、邮局、运输工具及道路的主要里程和修筑情况。 《满蒙经济调查复命书》系列丛书中第四册和第十册同关东都督府民政部庶务课组织的对赤峰地区的经济调查复命书。按照《满蒙经济调查复命书》第十册刊行说明,《满蒙经济调查复命书》第十册刊系对该丛书第四册的增补(20)。但第十册,即关东都督府民政部所“嘱托”的调查员三原作一对赤峰地区的增补调查,也为“以赤峰为中心所进行的调查,缺乏详细记述,其观察亦不得正鹄,姑且依所见原文刊行”(21)。由此可见,三浦稔和三原作一所进行的两次赤峰地区的经济调查均不为关东都督府民政部所认可。 从《满蒙经济调查复命书》系列丛书中第十册,三原作一所进行的对赤峰地区调查看,三原作一对赤峰地区进行经济调查的时间为年9月至年3月,调查项目分为“赤峰县内一般状况”和“赤峰事情”两项。其中“赤峰县内一般状况”中所进行的调查有赤峰县的沿革、人口、自然地理、行政组织、宗教、农业及畜牧业和矿业等。在“赤峰事情”项目的调查中,调查内容主要包括赤峰人口、主要资产家、税款用途、产品销路、运输机构、骆驼数量、通信机构、商业店铺、出资人、红利分配、中外商店明细、商会、交易习惯、购买力、主要农产品种类及销售、皮毛及药材价格。此外,该调查中着重调查了赤峰县内各集镇的传统手工业中烧酒、榨油、染房、制蜡生产销售及度量衡、货币(含各种货币兑换比价)、当铺等情况。另外在书附录中还统计和罗列了赤峰地区粮行、皮毛店、大车店、点心店、烧酒、染房、铁匠炉、木匠铺、盐店等各商店的店主、资本金、规模等情况。 我们仅从上述调查中可以发现,关东都督府民政部在这一时期的调查地区主要集中在吉林地区中部及内蒙古东部地区,依现在东北行政管辖区域看,关东都督府民政部的主要调查区域为吉林省南部与辽宁接壤地区和辽吉黑三省西部地区的内蒙古东部地区,其调查的主要内容以上述地区的工农业物产、商业销售规模、货币交通等情况为主。其调查期间为年1月至年2月,调查时间跨度达3年之久。至于关东都督府民政部为何如此兴师动众,对东北中部地区和内蒙古东部地区进行长达近3年之久的调查,我们将会在本文的后部进行详述,简而言之,我们仅就上述的调查内容而言,关东都督府民政部在这一时期中对上述地区的调查其表面上的经济动机非常明显,换而言之,关东都督府民政部所派遣的调查人员中可能系人类文化学或民俗学的学者,但依上述所调查的内容而言,我们并不能由此断言关东都督府民政部对上述地区进行了所谓的民俗文化上的“旧惯”调查,当然更谈不上是人类文化学意义上的民族科学考察。 与关东都督府民政部的出差报告书刊行的同时,该府民政部还从年9月至年2月间陆续公开出版了系列的《满蒙经济事情》计24卷。该丛书收录了北至中俄边境的哈巴罗夫斯克南至大连地区,东至中朝边境城市西至内蒙古东部等地区的松花江水运、土地贸易、各地商情、货币银行、蒙古土盐、地租、果园种植、羊毛销售、日本商人、东北小麦生产及价格、东北牛骨加工、东北小麦粉大豆出口种植及出口加工、东三省政情及税收、大连港进出口、四平柳河赤峰等地商情、货币种类及兑换率、东北农家农具、雇工工资等各种调查报告。这些调查中既有受该府民政部派遣出差各地后所撰写的各种调查报告,也有一些民间商人、学者和浪人等自由撰写的东北各地调查和考察报告。这些报告虽然不像关东都督府民政部派员调查那样系统和全面,但这些刊行报告也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关东都督府民政部急于调查和了解东北与内蒙古东部地区的贸易和商业信息的迫切程度。 二 在关东都督府民政部对东北地区及内蒙古东部地区进行大规模调查的同时,该府所辖的陆军部也对东北地区和内蒙古东部地区进行了大规模的各种调查。 如前所述,关东都督府陆军部与该府民政部同时期设立,但由于陆军部不为日本内阁所辖,故此陆军部组织条例为日本陆军大臣以敕令第号形式单独发布。按照其初期公布的《关东都督府陆军部条例》相关规定,关东都督府陆军部为“关东都督所辖”,下辖参谋部、副官部、法官部、经理部、军医部和兽医部(22)。其中,经理部原为关东都督府陆军部内各师团的驻军军费开支收领及编制军部预决算的单位,但从该府陆军部刊行的有关东北调查报告及兵志中,该府经理部还负责对东北兵志地理的收集、调查工作。 从我们目前收集到的关东都督府陆军部刊行相关东北调查文献中看到,关东都督府陆军部初期对东北及蒙古东部地区的主要调查成果有《满洲志草稿》、《东部蒙古志草稿》、《东部蒙古志补修草稿》及《满洲产业志》四部大型出版物。其中,《东部蒙古志草稿》刊行于年3月。该书由3卷编成,可谓是关东都督府陆军部第一部关于“满蒙调查”成果。依该书内文,作为“满蒙诸物资调查中的一部分的蒙古东部调查”,最早“始于年,完成于年”,“因无实地调查之经验,其间遭遇诸多预想外之不便及艰难,然幸未中断”(23)。其系列调查中,其调查范围主要以哲里木盟、卓索图盟、昭乌达盟、锡林郭勒盟为中心,北部延伸至蒙古土谢图汗部及南部察哈尔八旗、热河都统所部及锡呼图库伦喇嘛旗等地,调查项目分为移民、土地开垦、宗教与教育、蒙古族风俗(含衣食住行、婚殇嫁娶等)、产业、与清俄贸易、道路交通状况、人口及都镇城市等。 虽然该书自刊印以来,受到日本军方好评被认为是迄今为止首部关于蒙古兵志的全书,但也有人指出了该书所存在的缺陷,提出了该书“至详细之处甚详,而疏漏之处亦甚多”,且“文体叙辞不一”,“存难解之疑问”(24)。为此,关东都督府陆军部经过几年的细致实地调查,修订并增补了东部蒙古志,并于年刊印了《东部蒙古志补修草稿》。通过两部新旧蒙古志对比我们发现,《东部蒙古志补修稿》在原有《东部蒙古志》的体例基础上,主要对毗邻东北西部的内蒙古东部地区的哲里木盟、卓索图盟、昭乌达盟、锡林郭勒盟等四盟部分的内容进行了详细调查和记述。关东都督府陆军部所对东北蒙古地区调查期间适逢辛亥革命后的中华民国的成立,为此,该书中新增添了“辛亥革命后”、“共和国政府的蒙古统治”、“俄蒙关系”及“中央行政机构的蒙藏事务局”等项目,对辛亥革命后,蒙古东部地区政情和对外关系进行了添加。 在关东都督府陆军部所进行的对蒙古东部调查中,对于所从事调查的人员及调查活动一直不知其详。依内文前后的说明,我们依稀可以了得到,上述对蒙古东部的调查中旭主计、藤田及米田等人被屡次提及。通过关东都督府陆军部同时期刊行的职员录比对,我们推测,文中的旭主计应该为关东都督府陆军部经理部的部员陆军一等主计旭藤市郎,而文中屡次提及的米田应该为同部部员陆军二等主计米田宽(25)。这样,关东都督府陆军部的“满蒙”调查与民政部的调查存在着明显的不同之处就在于,民政部的“满蒙”调查,主要是专门聘用了部外人员,作为“嘱托”从事调查,而陆军部则以部内的高级军官官僚为调查的主体。关于调查情形,我们依据两部新旧蒙古志,目前所能够了解到的就是,上述接受关东都督府陆军部派遣的调查人员先行取道北京,访问滞留在北京的蒙古王公和官吏,并取得内地旅行许可后,以私人旅行的身份自张家口进入内蒙古境内进行调查。 此外,关东都督府陆军部还在《东部蒙古志》刊印后,公开出版了《东蒙古》。该书被学术界认为是《东部蒙古志》的简约版,于年由东京宫本武林堂出版发行。 关东都督府陆军部的有关《满洲志草稿》的调查和刊印晚于《东部蒙古志》。其中原因可能是由于有关东北的地志早在年日本陆军参谋本部就已经根据我国早先刊行的东北文献资料编印了《满洲地志》列入了《支那地志》系列丛书中。其后,日本陆军参谋本部为战争所需,于年刊印了新版的《满洲地志》单行本。这样,与蒙古东部相比较,东北兵备所需的地志就显得不那样急迫。尽管如此,关东都督府陆军部经理部在年成立后不久就组织了以首任经理部部长村楠造为首的东北地志调查班,进行《满洲地志》的文献调查工作。其后关东都督府陆军部经理部陆军一等主计旭藤市郎、同部陆军二等主计米田宽,及“山田(26)、平手、中村、铃木、藤田、南云、安腾”等主计及“市川、西山等嘱托员”和“望月、白石、中村、织田、桥口”等雇员(27)先后组成调查班,于年至1年间分别对东北各地进行了综合性调查。在此基础上,关东都督府陆军部于年1月开始着手进行满洲地志的编撰工作,同年9月,《满洲志草稿》脱稿于第二年8月刊印首批《满洲志草稿》,并分发给陆军各个单位。 《满洲志草稿》虽然名为草稿,没有正式出版发行,但长期以来成为日军学习和研究东北地区兵志的必读书。经过其后的几次修订,最终《满洲志草稿》全书由三辑18卷编成。其中第一辑由4卷组成的一般志;第二辑为奉天、吉林、黑龙江三省的地方志(28),合计7卷,第三辑为东北周边接壤地区的地方志和附录。其中,周边接壤地区地方志为3卷,附录由《关东州地方志》、《物资统计图表》、《道路志草稿》和《关东州志补修草稿》等4卷组成。 在《满洲志草稿》内部刊印后的不久的年,日本东京的民友社还公开发行了由关东都督府陆军部组织编写的《满洲产业志》。该书由于是公开发行,故此在日本国内的北海道大学图书馆、东京大学及东洋文库等图书馆均有收藏。该书分为3卷,合计余页,并附有各种相关统计表和简图。有关关东都督府陆军部对东北产业的实地调查,由于文献上的匮乏,不知其详。从目前所收集到的文献资料上看,我们目前只查阅到关东都督府陆军部以“成田少佐调查”名义撰写的《东蒙农业》的小册子。该调查报告没有出版社,全文只有58页,可能也为内部刊印的出差报告书(29)。 三 实际上,日本关东都督府设立以来,其下辖的民政部和陆军部及后来官制改革后成立的关东厅及关东军司令部对东北及东北周边的内蒙古东部地区、西伯利亚及朝鲜地区均进行了各种方式的调查,并刊行和编辑了各种公开的和内部的调查报告书和刊行物。故此,其调查情况远不止前述的几项调查。像关东都督府民政部及改组后成立的关东厅,对东北地区的调查中还有对东北地区各种矿业、盐业、葡萄、渔业、皮革、鸦片、法规、教育、水力资源、货币金融、对外贸易、土地关系、风俗人情以及东北地区军政、人物动向等均进行了各种方式的调查,并形成了各种调查报告。其中,桥本益太郎等人撰写的《满洲皮革工业调查报告》(年刊行)以及《南满洲矿产调查复命书》系列丛书、《东部内蒙古矿产调查复命书》系列丛书、《满洲产业调查资料》丛书以及《满洲期粮和银市》等就属于这些调查后刊行的调查报告。关东厅成立后,其下辖的内务局、警务局等机构除去对辽东半岛内的各种细致调查外,对东北其他地区的调查报告还包括《满洲水利水源调查资料》(关东厅内务局土木课)系列丛书、《南满洲的神社与宗教》(关东厅内务局学务课,年刊行)、《东北四省行政组织一览表》(关东厅财务部财务课,年)等。关东厅警务局对东北的调查主要专治白癜风最好的医院北京那家医院看白癜风最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