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广告 当代水产报道:“在记者身旁的海参池面积在50亩左右,这里每天打捞出来的死亡海参都在斤左右,有更多的海参因为温度高,还没来得及漂到水面上就已经在水下化掉了。往年海水温度正常是25、26度,今年下午两三点能达到36到37度,30度海参就已经承受不了了。 近一段时间,辽宁多地持续高温,局部地区最高气温甚至突破了40摄氏度。罕见的高温使得海参养殖产业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打击... 高温破纪录,辽宁海参养殖遭“毁灭性”打击在辽参的主产区大连,就出现了海参大量死亡的情况。在记者身旁的海参池面积在50亩左右,养殖人员说,这里每天打捞出来的死亡海参都在斤左右,有更多的海参因为温度高,还没来得及漂到水面上就已经在水下化掉了。 大连海参养殖户于畅介绍:海参怕高温,不怕凉。高温它会一点点化成水,看不见了。 于畅在大连从事海参养殖已经有10多年的时间了,养殖总面积在亩左右,年产四五十万斤海参,不过,今年的高温天气可能让他90%的参池绝收。 于畅说,往年海水温度正常是25、26度,今年持续高温,下午两三点能达到36到37度,30度海参就已经承受不了了。 记者从渔业部门了解到,受持续高温影响,辽宁多地的池塘养殖海参从7月23号开始出现缺氧、化皮的现象,到7月28号,水深在7米以内的养殖池就出现海参大面积死亡的情况。 于畅介绍,打捞上来的海参达不到上市销售的品质,只能加工后自己食用或送给亲友,按照目前辽参在市场上销售的最低价格来计算,今年损失要超过千万。 于畅还说,秋天卖参是60多元一斤,就按最低标准50元一斤,损失50万斤相当于损失万元。 现在,很多养殖户都在雇潜水员进行抢救式的打捞。有潜水员介绍,不少死亡的海参都已经变成胶黏状态,抓不上来了。 大连海参养殖户王明圣介绍,这个参池在抢救,别的池现在海参已经灭绝了,一个都没有了。 大连瓦房店市海参协会会长王明利说,好几个养殖户哭了,目前该区域圈养海参应该50万亩左右,损失程度达到90%。 记者从辽宁省海洋渔业厅了解到,全省海参养殖面积.4万亩,其中池塘养殖面积98.5万亩。目前初步统计,海参受灾损失面积95万亩,损失产量6.8万吨,直接经济损失68.7亿元。 池养海参损失大,底播海参没影响在调查中,记者了解到,目前,辽宁地区90%的海参养殖都选用“池养海参”的方式。而此次高温侵袭带来的损失,主要就发生在这些池养海参中。不过,另一方面,使用“底播海参”的养殖户,却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 记者见到孙刚的时候,他正在海上检查网箱内的海参苗生长情况。而在网箱下30米深的海底礁石上,成品参正在夏眠。 大连长海县海参养殖户孙刚说,因为属于开放式海域,每秒钟海水都在流动,由于受到外围高温天气影响,所以每天在测量,目前温度都没问题。 我国养殖海参方式主要有:底播海参、池养海参以及棚养海参。 池养海参和棚养海参生长条件优越,生长速度快,但海水流动性差,海参容易受到外界影响。而底播海参是天然长成的半养殖模式。虽然成活率、回捕率低,但海参生存能力强。因此,这轮高温天气对底播养殖的海参没有造成任何影响。 据了解,从年起,辽宁大连开始试点海参养殖海水温度指数保险业务,海水温度过高造成经济损失时,保险公司将给予赔偿。目前一亩保费在到元,最高可赔元,但今年全市投保养殖户仅有2家,目前理赔程序已经启动。 大连海洋大学教授周玮提醒,养殖户要注意,提高保险意识。 围堰海参养殖出现灾情,渔业部门加强技术指导从记者获取的数据中我们看到,这一轮的高温天气,给辽宁一半以上的海参养殖造成了损害。对于出现的灾情,当地相关部门又进行了哪些有效的应对措施呢? 为了挽救剩下的海参,现在养殖户们想了各种办法来为池水降温。甚至有人将冰块投入养殖池中。不过专家表示,这样的做法可能降低海水盐度,给池中幸存的海参造成影响。 大连海洋大学教授周玮告诉记者,如果往养殖池里投冰块,即使是海冰也属于淡水,可能造成一些不必要的损失,现在最好的措施就是有潮的时候积极换水。 为了避免养殖户“有病乱投医”,近期,辽宁多地的海洋渔业部门邀请专家,深入一线指导养殖户生产,并组织技术人员帮助养殖户监测塘温、检查海参落礁情况。 盘锦市辽河口海洋渔业局技术工程师林云介绍,投放的是氧片,增氧片和肥水措施,海参的死亡率就能够延缓。 大连海洋大学教授周玮说,对死亡的个体和出现死亡的池塘要及时处理,不然二次污染会影响别的池塘。因为是高温导致海参死亡,二次污染可能造成细菌感染死亡。 目前,部分地区的海参协会也在积极奔走,希望相关单位帮助养殖户渡过难关。 大连瓦房店市海参协会会长王明利告诉记者,下一步将积极跟科研院所沟通,再跟政府协商。是不是有一些银行能站出来,给养殖户进行贷款,让他们有一个再生产的能力。 为救海参,整车的冰块倒进水里在这段视频里,我们能看到大货车整车拉冰往海参圈里倾倒,我们还能看到海参圈上已经搭起遮阳棚,目的就是给海参降降温。可是,这些又能起多大作用呢? 高温持续,但张桂芝的心却渐渐凉了下来。 在很多人眼里,张桂芝是养海参的“大老板”,她家在瓦房店市谢屯镇沙山村有亩海参圈,但最近一周,这片曾给她带来可观收益的海参圈却成了伤心地。 “连日高温导致我家海参圈里的养殖海参大量死亡,初步估计,死亡率达到90%左右……”张桂芝声音沙哑。这些天,她一直守在自家海参圈旁,心头之火比这酷热天气更让人煎熬。 从我们调查的情况看,目前,瓦房店地区圈养海参的死亡率达到了80%左右,而粗略统计,瓦房店地区圈养海参的产量约占大连海参总产量的60%以上。 瓦房店市海参协会会长王明利表示,这场罕见的高温灾害让大连海参产业遭受了惨重损失。 亩海参圈九成死亡“从7月30日起,我们就发现海参圈水边有少量漂浮的海参,捞上来后不久就‘化皮’消亡了。第二天,我们赶紧找海碰子潜入海里查看,结果被告知很多海参都已经‘出礁’了。这个季节,海参本来应该都在礁石里夏眠,但当海参圈里的水温过高时,海参就会从夏眠中异常苏醒,部分海参随即‘化皮’死亡。”张桂芝黯然地说,接下来几天,高温不退,海碰子再潜水观察时发现,圈底已有大量海参“化皮”死亡,海参圈水面上也漂浮出更多已死亡或者奄奄一息的海参。 8月2日,海碰子们给张桂芝“报损”的数据是:死亡率在70%以上,幸运的是大部分小海参(包括海参大苗)仍在礁石中夏眠; 8月5日,海碰子们则带上来“更坏的消息”:初步估计,死亡率已达到90%左右,一些小海参(包括海参大苗)也已“化皮”死亡,许多小海参(包括海参大苗)已“转移”到礁石最顶端,随时都有可能“出礁”,处在生死一线之间…… “今年春天,我这片海参圈一共采捞了10万斤成品海参。当时,很多成品海参没舍得捞,希望到秋季时能卖个好价钱,不料……现在,我肠子都悔青了!”张桂芝告诉记者,春天采捞时,海碰子们曾估算,到今年秋天,她家的海参圈至少还能采捕出十几万斤成品海参,那将意味着大约有六七百万元的销售收入。 “前些天,我还抱着一丝希望,认为高温只会让大海参死亡,兴许小海参(包括海参大苗)能保住,但现在看来,这‘最后的一点希望’也要落空了。”张桂芝的声音越来越低哑,她说此次高温灾害给她家造成了超过万元的损失。 “绝收户”损失,最多或达几千万元在连续高温天气中,遭遇惨重损失的海参养殖户绝不只有张桂芝。 “我在谢屯镇有亩海参圈,目前,最乐观的估计,圈里海参死亡率也在50%以上,损失大约多万元。”大连海参养殖户王明圣表示,本来,到今年秋天海参采捞季时,他的海参圈能出产七八万斤成品海参,但如今来看,之前的美好愿景肯定要破碎了。 “我的海参圈在满潮时,水深能达到近5米;落潮时,水深也有2.4米~2.5米,但即使这么深的水,海参圈底的水温仍然达到32~33℃,更别说那些水位低的海参圈了……在我看来,这种持续高温天气将让大连及其周边海域大部分海参养殖户在劫难逃……” 王明圣介绍,通常情况下,海参圈底的水温达到30℃以上时,海参就会出现“化皮”死亡,而一旦突破了32℃的“海参生存极限温度”,海参就会大量死亡,甚至遭遇“灭顶之灾”。 “我家有几十亩海参圈,这次高温灾害让圈里的海参几乎死绝了。8月2日,我们找海碰子潜水查看发现,圈里几乎已没有海参了,都‘化皮’死亡了……”瓦房店市三台满族乡养殖户吴玉荣一声长叹。 “我们从7月28日就发现了高温导致圈养海参死亡的情况,并随即展开全面调研。目前看,此次,养殖海参受灾范围较大,程度严重,瓦房店、普兰店、庄河、金普新区、长兴岛等地区圈养海参的死亡率都比较高。 此外,辽宁省内其它的海参养殖区域,比如盘锦、锦州等地也未能幸免,其中锦州凌海市受灾尤为严重。不过,需要说明的是,当前,大连地区以深海底播方式养殖的海参基本未受影响,比如,大连长海县的那些底播养殖海参。”王明利表示,根据他们的调查,有的海参养殖户遭遇了绝收,损失最多的或达几千万元。而更令人担忧的是:高温还在继续,损失还在增加…… 大连市海洋渔业协会有关人士也表示:目前,瓦房店地区圈养海参死亡率已达到80%左右,那些水位低的海参圈受灾情况尤其严重。 自救为时已晚,秋参涨价成定局?既然老天爷不眷顾,养殖户们只能采取各种措施自救。 “现在,我们每天都往海参圈里投放‘增氧片’、‘底改片’等相关制剂,希望增加圈底的氧气,并改善圈底的环境质量,从而提升海参的存活几率。从7月31日至今,我们每天投放各种‘抢救类’制剂就得两三万元,但收效甚微。” 张桂芝无奈地说,最近,她和家人天天顶着酷暑守在海参圈旁,眼巴巴地看着大海和天空,希望有奇迹发生。 为了给海参圈降温,有的养殖户给海参圈搭建遮阳棚,或者用大货车整车拉冰往圈里倾倒,但在持续高温下,这种‘投冰降温’的措施相当于杯水车薪; 有的养殖户则往水里投放相关制剂,其在海水中发生化学反应时会吸收热量,从而试图达到降低圈里水温的目的,但对于面积较大的海参圈来说,该办法收效也很微小,而且,相关制剂发生化学反应时,要消耗氧气,可能会导致圈底的海参缺氧,加速其死亡; 有的养殖户希望通过‘换水’来促进水体流动,降低海参圈的水温,但连日高温让海参圈以外的海水温度也很高,所以,此举往往也无济于事; 还有的养殖户大量投放‘底改片’、‘增氧片’,或者使用增氧机等,希望改变海参圈底部的环境质量,但现在想要彻底改善圈底,恐怕又为时已晚……” 业内人士表示,在这场与高温天气的角力中,绝大部分海参养殖户显得力不从心,很多人只能在望洋兴叹之余,吞咽下这枚苦果。 “从目前情况看,今年秋冬季节,海参或将供应趋紧,海参价格将大幅上涨。初步预计,涨幅可能在30%以上。” 王明利表示,目前,已经有海参经销商在酝酿涨价,该传导效应将随着秋冬季节临近而愈来愈强。 转载声明 本文来源:新商报,央视财经,转载请注明出处。 广告 赞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