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忙把个人的一切全放下, 风霜雨雪我不怕, 敲响了复州东北大鼓板, 冬去春来十余载, 复州鼓韵传华夏, 回到复州我的老家。 传承“非遗”为国家。 传统文化发新芽。 汗水浇出艺术花; 万紫千红美中华。 ——东北大鼓《复州鼓韵传华夏(节选)》陈世芳 年7月25日,大连工业大学艺术与信息工程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在邵博院长和团委老师的带领下,在瓦房店,开启了我们这次“最美中国印象辽宁”寻访省内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程。 下午,我们先来到了瓦房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在馆方人员热情的解说下,我们了解到,在瓦房店拥有复州皮影戏、复州东北大鼓、复州双管乐三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复州鼓乐、复州高跷秧歌、复州剪纸三种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辽南二人转等九种大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它们的范围涵盖了传统舞蹈、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体育、传统曲艺、民俗等领域,内容丰富且各自独具风韵。 在馆内,我们观看了复州鼓乐的精彩演奏,整台表演情绪紧凑,跌宕起伏,被音乐所营造的气氛深深吸引,仅仅是视频,也不禁连手称赞。同时还观看了和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著名皮影戏片段《复州河传说》,在古风古韵的馆中,仿若回到那个皮影正当兴的年岁,颇有一番看戏,赏戏,评戏的韵味儿。 在对“瓦房店市的非遗“有了一定的了解后,我们同馆内的领导们举行了座谈交流,座谈会上,大家各抒己见,在非遗的保护和传承上表达了自己的想法,也看到了,非遗保护工作的背后,有多少默默付出,不辞辛劳的专家学者们,令大家感到震撼,也备受鼓舞。 在座谈会的最后,馆方赠送了暑期社会实践团一行人非常珍贵的复州东北大鼓的有关书籍, 让我们把还来不及进一步探究的内容装进了书包,把对复州文化更深刻的了解带回了家。 瓦房店旧址接着,我们来到了瓦房店旧址,这个瓦房店名字由来的地方,也是瓦房店市的博物馆,进入展馆各种展区表现出来的是历史沿革信息,包括历史文物等一系列的展品,其中包括月王冠、战国青铜器、金代六耳同釜、清代牛灯、颜真卿拓本等展品。 我们从中感受到历史沿革成长以及变化,更加懂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珍贵,吸收历史,活在当下,做历史的继承与发扬者,做最美的中国人。 历史总是沉稳而安静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却是鲜活而灵动的,探寻非遗,走进历史,你会发现传统文化的魅力无法阻挡。 下一站,锦州。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赞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