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喀左天龙源景区 图为中国暴龙 图为喀左人民广场 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是隶属于辽宁省的一个蒙古族自治县。其历史悠久,自古以来就有“金鼎之地”美誉,有丰厚的文化资源和遗产。而且这里风光优美,景色宜人,旅游资源潜力很大。而随着国家开发东北的计划的开始,喀左这颗镶嵌在祖国大地上的“塞外明珠”,一定会更加璀璨夺目、熠熠生辉! 简介喀左县全称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位于北纬40°47′1″至41°′5″,东经°4′54″至10°′4″之间,南北长公里,东西宽57.5公里,总面积8.8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74万亩。喀左县是辽宁省朝阳市下辖的唯一一个蒙古族自治县,地处辽宁省西部朝阳市南部、大凌河上游的丘陵地区,东临朝阳县,西靠凌源市,南接建昌县,北连建平县,是辽冀蒙三省交汇地带,辽西走廊北通道要冲,环渤海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喀左县辖个乡镇和1个经济开发区,总人口46.万,城市人口8.9万,是蒙古族风情浓郁地区。年经国务院批准撤旗建县。县委、县政府驻地大城子镇,邮政编码。喀左县历史悠久 这里自古以来就有“金鼎之地”美誉。出土有国家一级文物、堪称国宝的4件商周时期青铜大鼎。这里有距今15万年前古人类居住的“鸽子洞遗址”;有考古学界称为“中华第一祭坛”、“中华文明的曙光”、将中华文明史提前0年的“东山嘴红山文化遗址”,这里出土的裸体孕妇陶像被称为“东方维纳斯”、“东方女神”。这里是《史记》所载商朝孤竹国两位王子伯夷、叔齐互让王位的发生地,是春秋时管仲用老马引领齐桓公和齐军走出迷谷瀚海即“老马识途”成语的出处地。东汉曹操北征乌桓在此涉白狼水(今大凌河)登白狼山(今大阳山),凯旋而归时写下千古名篇《观沧海》。这里辽金元时期置利州,成为经济发达、文化鼎盛、人才辈出的繁华之地。被一代天骄成吉思汗誉为“四杰”之一的爱将济拉玛(者勒蔑)为喀喇沁部始祖,年起置喀喇沁左翼旗长达00年之久。 喀喇沁部远祖为游牧于中亚草原今伊朗境内的的乌古思人,东迁后与朵颜乌梁海合二为一,仍以喀喇沁为部落名称,而乌梁海人其首领是者勒篾的后裔:革兰台之子恩克为者勒篾的10世孙,长昂为11世孙,色楞为第1世,长昂之子赖洪大为第1世,赖洪大之子苏布地为第1世,也是明代朵颜卫的最后一任首领。现喀喇沁左翼档案馆藏有其家族族谱. 苏布地归附后金之后,为满清入主中原攻锦州、破长城立下汗马功劳,后病死,其子固鲁思奇布继任喀喇沁部首领。皇太极于天聪九年(年)诏编喀喇沁部为左、右二旗,以固鲁思奇布掌右翼旗(今喀旗),并授扎萨克衔,编95佐领,治所在锡伯河北岸龙山。也是清朝开始喀喇沁旗的第一任首领。其叔色楞掌管左翼旗(今辽宁喀左)。 喀左县文化灿烂这里处处皆文化,全县有历史文化遗址处,在中华文明史中占有突出地位。喀左东蒙民间故事被国家列为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与蒙古族叙事长诗《格萨尔王传》、《江格尔》齐名;喀左乌梁海氏家谱是世界上最大的蒙古族族谱;佛教道教文化在这里源远流长。1世纪以来,喀左县在全省第一个实现高中教育城市化,在全省第一个实施初中教育城市化,先后有47名学生被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录取,成为全国科技进步县、全国体育先进县和全国婚育新风进万家先进县。喀左物产富饶。这里自然资源种类繁多,分布范围广,素有“金山银水”之称。全县有各类动植物多种,名特优稀农副产品较多、品质上乘。全县有各种金属和非金属矿产种,是矿产资源较多的县份,开发利用潜力较大。喀左处处皆特产,从清代进入宫廷食谱的喀左陈醋、地方名吃到参加新中国国庆焰火表演的民间花炮;从独具特色的紫砂工艺品到远销美日韩的蒙汉民族工艺品地毯;从畅销南国的利州风鹅到西方各国称羡的红提葡萄,还有鸭蛋、小米、杂粮、大枣、花生、果蔬等都是上乘佳品,美不胜收。 喀左交通便捷这里位于环渤海经济圈、京津唐经济圈和东经济圈交汇处,距北京、沈阳均公里,距朝阳机场、锦州港和葫芦岛港公里左右。境内有京沈、魏塔两条铁路,京四高速公路和正在筹建的绥克高速公路,国家级公路线、绥克线,省级公路建三线、兴凌线和县乡级公路干支相连,纵横交错,四通八达,成为“三省通衢”之地。 喀左发展迅速这里大力实施“工业强县、项目支撑、城市牵动、体制创新”战略,工业化大幅度提速,主要产业和支柱企业加快崛起,现代农业声名远扬,城市化水平逐年攀升,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分别实现4亿元、1.58亿元和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元和86元。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在全国排名由年名上升到年的名,是国家民族贸易县、国家汽车零部件出口基地和国家无公害食品生产基地。喀左旅游独具特色。这里风景秀美,自然景观天成。境内海拔米的楼子山翘首渤海,峰峦叠翠,云雾缭绕,景象壮观,是省级自然保护区。龙凤山天然风景区融佛寺古刹、自然风景于一体,雄伟壮丽,气象非凡,山巅巨型卧佛惟妙惟肖,“天下第一洞穴庙宇群”、“东北第一柏、第二柏”使风景区闻名遐迩。这里有东北三大道观之一的天成观、利州城千年佛塔、东山嘴祭坛、康泰真墓碑、鸽子洞古人类遗址等众多胜迹,有敖木伦湖、长寿山、瓦房店水库、云城山庄、蒙古族民俗园及文物博物馆等名胜景区,吸引着中外游客纷至沓来、观光游览。 喀左环境优越这里蒙汉等16个民族团结和睦、共同进步,是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县,是省级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县、省级平安县和省级三基建设先进县。喀左极为重视人为环境建设,通过各方面努力,形成了一处处错落有致的建筑群体,整洁有序的大街小巷,创意精妙、匠心独具的园林景观,展现出一幅幅瑰丽多姿的写意画卷,成为全省首批文明县城、卫生县城和园林县城,现在正全力创建国家级卫生县城、国家级园林县城、国家级环保模范城和国家优秀旅游城市。 目前,喀左县委、县政府正在实施新的开放开发战略,全力推进全县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和谐发展。喀左这颗镶嵌在祖国大地上的“塞外明珠”,一定会更加璀璨夺目、熠熠生辉! 地名由来喀喇沁左翼之名始于后金天聪九年(年)。据《蒙古游牧记》记载:“苏布地从叔父色楞,初为所部塔布囊,天聪九年(年)诏编佐领以色楞掌管左翼,授扎萨克,顺治五年(年)叙功封镇国公,世袭罔替。”“喀喇沁”,原为部落名称,蒙古语是“保卫”或“看守”之意。 技术支持:朗朗互联 服务-04-11 赞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