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7/11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话说北京很多公司都有个加班加到较晚可以打车报销的“福利”,当然仅限出租车发票!!

从西二旗往西三公里的科技园到小张家所在的地方打车费在70~80元之间,很受想进城师傅的欢迎,一般晚8点50分前叫车,都是秒抢。一到9点后,小张的单就没有吸引力了,师傅们都想抢去通州、亦庄的单呢。

但是最近,小张发现点开滴滴呼叫出租车的页面,首先弹出的是加价提醒,而且一上来就是20元:

滴滴加价不是一天两天了,但据小张在科技园打车一年的小数据经验,加价基本出现在晚9点之后,而且是3元、6元、10元几个选项。

想着加价不如让师傅打表来接有吸引力,小张果断选了不加价,发出订单。

在滴滴努力地呼叫了+出租车、约3分钟后,显示有5位师傅抢单。小张心想这得有点距离吧,不着急下楼。结果地图显示师傅就在门口,米的地方。

也许是科技园的打车竞争生态发生了变化,有土豪公司不到9点打车也能报销,所以需求激增了?小张上车后向师傅求证,结果得到如下信息:

师傅是第一遍听到我的订单,立即就抢了

有师傅打电话向滴滴投诉距离近的订单收不到,以及乘客被强制加价,得到回答”爱用不用“……

好吧,在”如何让你打不到出租车、快来使用快车/专车啊“这件事上,小张猜测滴滴的策略工程师是这样干的:

在附件有空车的情况下,滴滴仍然显示需加价才能打到,促使部分乘客转投快车或专车,滴滴产品使用率上升

乘客不加价就把信息发布给较远的出租车,不发布给更近的师傅;乘客如果加价可能就按车的远近发布信息

部分客户一看呼叫好多辆车了都没应答,于是转投快车或专车,滴滴产品使用率上升

真是干得漂亮!如果不是这样的,欢迎滴滴的同学来打脸。

同为互联网民工,其实小张还是能理解的,毕竟年底了嘛。

网约车市场早已经进入存量竞争,没有了高额补贴,乘客的总出行需求也回归理性,很难靠师傅和乘客两头的用户数增长来拉动订单量、交易额、佣金收入的高速增长,不好向市场和投资人交待啊。

我这种基本只呼叫出租车的用户,在平台眼里也没太大商业价值,产品在思考的是如何把出租车用户转化为滴滴自家产品的用户、以及如何提高自家产品用户的活跃度。

把用户往自家产品上转化各家都会做:百度会优先出知道、百科、文库的结果,它说因为自家产品结构化处理更优;阿里会优先出天猫的商品,折叠其它选项推荐你用花呗支付,它说因为安全性有保障。

但滴滴这样没有提供用户价值的设计,伤害了只能打出租车的小张。

不管你发多少快车、专车折扣券,这种没有需求创造需求也要我用的行为,只会让用户在沉默中离开。

赞赏

长按







































中科白癜疯医院是骗人的吗
北京哪里有治疗白癜风医院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