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房店:辽南地区文化重镇瓦房店也是大连民间文艺的发源地之一,“金复海盖,辽阳在外”,旧时的复州即今日瓦房店,在当时是辽南地区的文化重镇之一。其中民间文艺的代表复州皮影戏,不但是首批国家级非遗项目,是当时大连地区唯一跻身国家级的非遗项目,同时也是大连市最早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的项目。据相关史料记载,复州皮影戏由陕西戍边卫兵传入,早在明代万历年间便盛行于此,在清嘉庆年间更融合了河北滦州、山东登州皮影的元素,游走于辽南一带盛极一时。在年,长兴岛曾挖出明朝所制的3尺高皮影人形,可见其流传的历史已达三四百年之久。如今,在大连地区还活跃着德胜班、义和班、温家班、韩家班,现遗存的手抄影卷尚有余部。时间最长的可上溯到清光绪末年。 复州民间端午习俗经过千百年来的演变转化,形成了一整套独到的节日民俗。具有广泛的民间文化基础,深得复州人民的喜爱与奉行。是我国民俗文化多样化的遗产,显示民风淳朴,影响深远。门前挂“看门猴”,是北方端午的传统习俗,最早时,布猴手拿扫帚,寓意扫除晦气。如今猴子成了齐天大圣,威力升级! 悬艾 受古人五月五日为“恶日”说法的影响,据说日出以前的艾性凉,可以辟邪。 咱瓦房店人管这个叫:“艾好” 用五彩丝线制作的扫帚,可将一切瘟神,妖魔及不祥之物全部扫地出门,咱瓦房店人现在知道的越来越少 五彩绳,这个重点说说 一、在端午节那天的早上太阳没有出来之前,大人起床后在熟睡中的孩子手腕、脚腕、脖子上拴端午线。有些地方是五彩绳可以在前一天晚上戴上。 二、系五彩绳的时候孩子不能开口说话,而且戴好之后小孩子不能任意扯断或丢弃五彩绳。 三、是端午节后下第一场雨时,摘下抛到河里,让它随雨水冲走。 四、据说戴五彩绳的孩子就可以避开蛇蝎类毒虫的伤害,而扔到河里,意味着让河水将瘟疫、疾病冲走,孩子门由此可以保安康。 五、当然,除了传统上用五色彩丝编成绳索,配以银锁,缠绕于儿童手臂。在旧时,每逢端午节家家户户都在门楣上悬挂上五色丝绳。 咱瓦房店粽子多种多样,但标准的粽子:豆粒加黄米,或者是糯米加豆粒。重点说一下:甜的甜的甜的 最爱:粽子鸡蛋 用艾叶煮鸡蛋,会有艾叶的特殊香味 陈家小子看在认真更新的面子,给个赞赏呗 赞赏 人赞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