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子两代 ——农机情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农村种植业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机械化的加入和使用大大提高了人们的劳动生产率。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也让操作机械作业的农机手们看到了发展的希望。 在我市复州城镇东瓦村,有一个远近闻名的农机世家,父亲张仁胜早在计划经济时期就是村里的农机手,土地承包后,他依然没有放下自己所喜爱的农机事业。 如今,儿子子承父业,一家老少在农业机械化的道路上发展得顺风顺水。不仅如此,进门十年的儿媳妇,如今也成为了一个响当当的农机手。这不,儿媳妇栾艳霄在年的第四届中国农机手大赛全国总决赛中还将总冠军的奖杯捧回了家。 栾艳霄 “这是我在年11月1日参加全国农机手大赛得的冠军,还得了一万块钱,挺高兴的,奖杯和钱不在多少,就是挺自豪的。” 在老张家,一个醒目的牌子被挂在了最显眼的地方——瓦房店仁胜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不难看出,老张家的农机服务已经形成了规模。而这一切都源自于老张对农机事业的一片痴情。 张仁胜 “我是从年小学毕业,我就在大队学开22的拖拉机。那时候开拖拉机可牛了,给各个小队搞春耕播种,我在小学时候,年的时候,毛主席提出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实现四个现代化,我那时候十七八岁,我就觉得在农村从事劳动太苦了,我要是能把农业机械化学到手以后,能利用农业机械化代替老牛、二牛抬杠生活的话,不就走上机械化道路了吗,毛主席也在强调实现农业四个现代化,从那时候我就立志我这一生要从事农业机械化工作。” 实现农业机械化就这样成为了一名拖拉机手的终生梦想,即使是在土地承包的时候,老张也始终没有放弃自己的梦想和追求。 张仁胜 “年解体后我还没买拖拉机,我就上拖拉机站干了一年,我就想发展机械化嘛,在拖拉机站干了一年以后,拖拉机站也黄了,也解体,回来以后我就不想磨灭,我自己贷款和一个哥们合伙花了一万四,买了一台大拖拉机,年开始我就一心一意地投入到农田作业当中了,那时候也就是给各个乡镇搞春翻地。” 在自己的不懈努力下,老张的农机服务越来越广,耕作机械也在不断的增加。 张仁胜 “年以后我就开始逐渐觉得一台车不够用了,我就到社会上买一些破拖拉机。因为我在大队开车时候也从事学习修理行业,自己掌握些农业机械修理技术,我就买社会(上)的旧破拖拉机来家修,修好了我自己再用,用一年二年后再卖,也是靠政府领导的支持吧,我们复州镇政府党委领导也挺支持我的工作,到年的时候我就发展到四台拖拉机,等到年以后我就每年给大队和乡里各村老百姓翻地。” 靠着自己过硬的农机操作本领,老张成为当地十里八村有名的农机能手,自己尝到了农业机械化甜头的他还不忘带动村里人一起发展。借着国家提倡农民发展专业合作社的契机,老张把握住了这次将农业机械化进一步推广和发展的机会。 张仁胜 “本来我就是从事农机作业的,在这个基础上,局里领导也挺器重我的,就找我谈,说老张啊,你不如办个合作社吧。那我就在年10月份成立了我这个现在的‘大连市瓦房店仁胜农机创业服务合作社’。农机合作社就是每个成员家里都有农机具,最小的是小手扶。我们就是从合作社建起来那天起,也可以说,过去是哪有找我,去干一块是一块,后来我们建社以后,也可以给种粮大户去作业了。” 资源的合理融合和充分利用大大提高了农业机械化作业的规模和效益。寄托着老张农机情的合作社也在近些年得到了较快的发展,老张为之付出了半辈子的农机梦也终于实现。 张仁胜 “我们合作社从过去的五户发展到现在的二百多户了。现在车发展到大中小型已经接近六十台了,农机具接近一百多台套,现在我们年作业面积达到三万多亩了,现在来看每年对老百姓播种这方面,和耕地这方面都吸取了不少新的经验,也就是老百姓需要什么。我们就上什么设备,不惜一切代价。” 老张对农业机械化的执着和喜爱也深深影响着自己的儿子张毅峰,在父亲的耳濡目染下,张毅峰在很小的时候就表现出了对农业机械的喜爱。 张毅峰 “我上小学时候就经常看见我父亲,开拖拉机帮助村里老百姓,大忙小忙都没少帮,一个个都敬佩他,因为在那个年代会开拖拉机的人很少。我爸却是其中一名,我感觉挺自豪的,而且村里人也挺看重他的,我心里就埋下了一颗对农机产生热爱的种子。” 就这样,张毅峰的很多个寒暑假都是在鼓捣自家的农机具中度过的。高考填志愿的时候,他更是毫不犹豫的选择了与农机相关的机械专业。大学毕业之初,张毅峰也曾和同学一起外出闯荡,但为了延续父亲的农机情,同时也为了自己内心的喜爱,闯荡半年后,张毅峰毅然选择了回家乡当一名农机手。 张毅峰 “出去也闯荡了半年多,经过思考,还是感觉回去和父亲干农机行业,我总想哪一行都不容易现在,总觉得回去踏踏实实干好哪一样我感觉都能行,更何况我从小也爱好这个,我也经常听我父亲讲,农业在于机械化,我就围绕这句话,我也感觉我要下定决心和父亲一起好好干,看看能不能干出一个真正的现代农机化。” 学成归来的张毅峰给父亲的合作社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在短时间内就掌握了合作社所有农机具操作方法的同时,他还将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对买来的农机具大胆进行改造,使一台又一台的农机具更加符合当地的农业作业实际。 张毅峰 “从小就跟着父亲围前围后转,基础很扎实,再个加上上大学,也学机械专业,可以说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达到了一个极点,学什么都快,在极短时间就掌握了农机各方面这些东西。” 不论是自制的机器还是改良后的机器,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发挥了更大的效能。 张毅峰 “这款就是我自己农闲在家做的机器,从头到尾都是自己做的,每台机器都要适合当地使用,我当初就考虑百姓这块,针对老百姓改造的这台机器,适合粉碎草什么的,松土、旋耕。” 别看现在父亲挺认可儿子的,可面对改革,父子俩有时却争得面红耳赤。 张毅峰 “当初我也没接触过什么叫“深松”啊,上普兰店开完现场会才知道“深松”是怎么作业的。那一路上回来,我和我父亲就差没打起来了,你的意见我意见不统一的时候,较真时候我爷俩就不像父子俩了,就讨论你的理论和我的理论了,讨论一路。回来我就不服劲儿,足足能有一个月时间,我做出四台,四台我们合作社都用了,都挺好的,效果十分不错。我父亲最后竖起大拇指说:‘还是你行!’” 为了更好的掌握现代机械耕作最前沿信息,更好的服务于民,近几年,父子俩还参加了全国大大小小的各项农机比赛,参赛的目的也是为了学习提高自己。 张毅峰 “农机行业不仅仅是我的爱好,其实国家方面政府方面也都挺重视的,上上下下也没少组织开会参观学习现代化机械发展情况。近两年还举行了农机手比赛,这个比赛项目,我觉得挺好,借此机会出去走走,学习学习,看看人家种大面积土地怎么做的,了解了解人家机器是怎么运用的,我和我父亲俩多多少少大的小的奖项也没少拿,我媳妇今年还拿了个第一,我感到挺自豪的,其实拿不拿奖不是主要的,就想去看看这帮机手们,互相交流交流学习学习。” 不仅如此,过门的儿媳妇也在丈夫和公公的影响及鼓励下,也成为了一名合格的农机手。 栾艳霄 “我们家有一年种了挺多地,他就自己开车,一个人开了三台车,把这台车送去,自己回来又开了一台车,来回倒那么开,看着他自己开那么多车挺辛苦的,没有帮手,我就下定决心,要跟他一起做农机行业。” 别看栾艳霄现在是各种农机操作不在话下,可当初学习的时候,还真是颇费一番功夫的。 栾艳霄 “因为以前我没有接触过农机、拖拉机之类,学起来很困难也很慢,但是我看他耐心地去教我,我也是努力地去学习,学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难,老是把方向打反轮、没有方向感。 有一次学开拖拉机的时候把人家墙头给撞倒了,自己收拾家做饭的时候,我就在寻思这个车应该怎么打轮怎么开,去找方向感,没事就上电脑或手机上查一查开车的技术技巧。 过了半年的时间,觉得挺熟悉的,对车不那么陌生了,自己敢操作拖拉机了。” 脚踏实地 农忙的时候,全家总动员;农闲的时候,全家一起研究农机新动向,琢磨琢磨新一年的农业生产,这样一个有着共同目标的家庭真是让人羡慕不已!而这份脚踏实地的拼搏和幸福也写在了每一个张家人的脸上。 张仁胜 我感觉我家里有栾艳霄这样的儿媳妇,我感觉非常自豪和欣慰,现在可以说感觉非常美满幸福吧,我儿子也比较突出,我儿媳妇特别突出。 栾艳霄 经过十年,我觉得我的选择没有错,付出的辛苦是有收获的,并且我的小日子过得也非常踏实,也非常的幸福,女人嘛需要的就是稳定的生活,也需要一个幸福的家庭,觉得我现在都有了,也挺知足的。 张毅峰 现在的农机已经进入现代化了,我现在在劳动过程中也不断在学习,毕竟现在发展得太快了,没事的时候也观察到国外的动态,我也相信不久的明天,我们也会走到那一步的。 更多详情 请登陆我台官方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