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7/14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龙潭山的传说

本香、本丞搜集整理

乘沈大线火车,在通过辽南著名的苹果之乡的得利寺车站的时候,凭车窗向西望去,有一座巍峨耸立的高山,就是附近脍灸人口的龙潭山。山上树木繁茂、青藤绿葛,山花野草景致宜人。半山腰上有一个一眼望不到底的大水湾,叫龙潭湾,简称龙潭,这座山也就由此得名。龙潭山上,沿着蜿蜒起伏的山峰,环绕着一座用巨石砌筑的古城址,至今城墙、城门、点将台、烽火台等残迹尤存。这座山城,据复县旧志记载名得利赢城。传说是元朝时候当地乡民姜兴霸、姜兴本弟兄俩坐山为王,驱使黎民百姓化了一年多时间才修成的。修城墙的千八百斤重一块的大石头,全是从几十里外的地方采来,用滚木绳索从山脚下一点一点绞到山顶上的。这座城修得扼据险要,又坚固的象铁铸的一般。

那是一个炎热的夏天,山城刚刚落成,姜兴霸巡视过自己这座雄伟壮观的城池,心中暗想:“一朝无二主”这里只能安一个头领,怎么能由弟兄俩都为王呢?最好能让兄弟姜兴本去另选个地方,再修座山城,另立个山头为好。他拿定主意,要瞅机会跟弟弟商量商量。

(龙潭山风景)

这天,烈日当头,晒得山城里象个火筒一般,城里的喽罗们闷热不过,聚集在山上一眼小水井边争吵不休,姜兴霸闻听赶来一看,原来是因为井口太小,井水又少,大家伙都争着抢着要喝口凉水解解热,止止渴。美兴霸看到这个情景,忽然灵机一动、连忙派人把他弟弟姜兴本找到井前。

“兄弟,你看咱这座城修的怎么样?”

“扼据险关,森严壁垒,自然是辽东一带首屈一指的了。

“唉!此城千好万好,也容不下这千八人马呀,你看,这吃水就是个天大的难题呢!兄弟,依兄之见,往后也只好咱手足分开,你领走一二百兄弟远走高飞,另立山头了!”

姜兴本听了,心里一怔,想到:哥哥呀哥哥,我早就预料,山城竣工之后、你迟早会把我撵出去的,果然今天……。他疼心地勉强辩解说:“我和哥哥起事以来,带领人马走南闯北,率先士足,出生入死,没的功劳也有苦劳,如今又与兄长呕心沥血营造得一座好山城,难道最后这山城里竟无兄弟我无立足之地,连一口清水也没我喝的吗?!”,姜兴霸被问得语塞,老半天才说:“要么你就负责另打一眼井,井要大、水要多,不然是不够千八人马用的。姜兴本想:我在这山上领人施工修城已经一年多,哪里的地势高低地皮干湿我不知道?哥要我在这石头山上挖大井,水还要多,这怎么可能?!分明哥哥是变着法儿刁难我,一心要撵我走啊。他越想越不是味儿,他素性硬着头皮说:“好吧!我就把这眼井扩一扩、挖一挖”姜兴霸一听摇头不答应说:“不成!这小井若是挖漏了,滴水不存,那咱这整个城里的人马还到哪里吃水?!

“那……”

“就在这里挖!”,姜兴本顺着哥哥姜兴霸手指的方向望去,原来是南山半腰上。姜兴本眼望着那石壁琅琊的南山腰、他紧攥着拳头牙一咬,脚一跺说:“行!哥哥,我就到那里挖!”。姜兴霸见姜兴本答应了,立刻严肃地命令道:“只是眼下正当三伏酷暑,山城里又这般闷热缺水,拖延久了,人马难以支撑,因此你带人挖井,我只限你五天完工,不得有误!”姜兴本满心嫌期限太短,可一转念反正是逼上这步了,五天就五天,干吧!当面领下了任务。

“叮铃、当啷”,龙潭山上昼夜回响着锤镐声,姜兴本带领些兄弟一连挖了几天,累得他腰酸腿痛也没挖出炕大个坑。原来,这南山腰满是囫囵个的大石头,镐刨下去火星四溅,砸多少锤劈不下拳头大点石块。姜兴本虎口都震裂了,还是咬牙忍疼挖呀挖、直挖到深更半夜,他精疲力尽,睏乏得实在拉不开眼皮。也不知什么时候竟倒卧在地头上枕着石头迷胡过去了。朦胧中,只见得从那山尖上影憧僮走下来一位白发老人。老人来到姜兴本身前,对他说:“小伙子,功夫不负有心人哪!你只管挖下去,水就到了!”老人说罢,转身就要走,姜兴本想问个明自急忙上前拉那老人,可是好容赶着抓住只衣袖刚一拽,就觉得象握了把云雾似地两手空空的,他惊醒过来定睛一看,老人不见了,眼前只有那堆乱碎石头。

(龙潭山风景)

姜兴本从地上爬起来,想着梦中那位老人的话,又抖起了精神,操起镐头又刨下去。“叮铃当啷”,他越刨越猛,震得山摇地动,火星喷溅夜空,迸发着耀眼的光亮。刨着,刨着,他狠劲一镐下去,只听得“唿嗵”一声,连镐把子都刨进去半多截。他定神一看,原来这层石头盖下面是“渲泡泡”的松石片。姜兴本喜出望外,更加劲儿不抬腰地挖。挖呀挖,一蹩气挖子十多间房子那么大的方圆,深浅有两层楼房那么高,可就是见不着个水珠。姜兴本停下镐,眼瞅着这个大坑心里琢磨:就这么大个坑,挖不出水,等下了伏雨也会灌满水,千八百人马也足够用的了!于是,他跑去找他哥哥姜兴霸交差。姜兴霸一听说没挖出水,摇头一百个不肯,他暴跳如雷非要姜兴本挖出水来,否则就不准再来见他。姜兴本气恼之下,跑回南山腰紧挨着头一个坑又挖了一个同样的大坑,但还是不见水。姜兴本象发疯似地,抡镐这个坑挖一阵,再那个坑挖一阵他胸中一腔火,两眼冒金星,狠狠一镐楔下去,“咔嚓”,就在他起先挖的那个坑底,好象是有一口扣着的大锅被他砸碎了似的,顺着那砸开的口子,“咕噜,咕噜”向上喷涌出花白的清水来。“哗哗哗——”水流越来越大,眨眼漫过了姜兴本的膝盖,他急忙爬上坑沿,回头再一看,坑里象开了锅,一阵功夫两个大坑全都灌满了水,两个大坑中间隔道墙被水连成了一个大坑。这时候,姜兴本又惊又喜,又跑去报告了哥哥姜兴霸,姜兴霸走来看,果然一潭清水出现在这半山腰乱石耸中,姜兴霸在事实面前,也只得答应他弟弟暂时留在山城了。

事隔半月,一天从西海边来了一个人他手里提了根扁担,扁担上刻有姜兴本三个字。这个人说他是在海边发现水面漂着这根扁担,随手拣来送到山城的。众人等闻听感到惊讶,美兴本自己,思付了老半天,才想起来原来是那天在南山腰挖井,井出了水,水冒得太急,他自己光顾着往坑沿上爬,竟忘了把撬、镐、铣、扁担等一些工具带上来,全淹没在井底。他想西海边离此山百里开外,如今从西海漂出了自己的扁担,这表明自己挖的井底是通了西海的了,大家伙又惊又喜地猜说这是海龙王的通途,从此人们也就把它唤着龙潭。

不久,辽东一带又燃遍了战火,一向贪婪暴虐的姜兴霸屡犯他邦均遭失败,最后损兵折将不得不退守山城。他自恃山城坚固,防兵不严,竟被乘隙从北门攻进了山城,姜兴霸逃跑不及,被一刀砍落马下,姜兴本上前迎战几个回合也招架不了,只得拨马就走。他跑到南山腰回头一看,敌方兵马紧紧追赶了上来。姜兴本往前一看,前面就是龙潭,他突然想起龙潭间有一道石墙,就策马跃进潭里,马在石墙上涉水奔驰,敌方兵马追到龙潭边一看,以为潭水浅可涉,便一边呼喊着捉活的,一边飞马拥进潭水之中,只听“扑通,扑通”一阵声响全都淹死在无底深潭里。后面的人马见此情形,都以为姜兴本动用了什么仙方法术,纷纷不敢靠前也都蜂拥逃下山城去了。退了敌兵,姜兴本又重整了山城,特别是把个龙潭整修得象只龙眼似地,铮光明亮,深不见底,至今还镶嵌在龙潭山半腰上。

摘自于《复县民间传说故事选》

瓦房店求职招聘房产二手出兑点击“阅读原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