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特别的一年 被疫情打乱的工作节奏 在不断适应与忙碌之间徘徊 纵使岁月不会停留 收获与成长也弥足珍贵 值此辞旧迎新之际 我们共同回首 年春节,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防控阻击战,在中华大地骤然打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严重威胁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西岗区文化馆接到区文体中心的命令,组织在连工作人员6人,参加支援大连后盐高速路口测温排查工作,2月8日上岗,至2月24日结束,上岗51人次,3月6日起分派7人下沉八一路街道、白云街道社区,为期2周,后派工作人员前往隔离酒店值班,完成了文体中心交给的艰巨任务。 。 一、恢复开放以来我馆的 重要工作 1、深化曲艺名城工作西岗区是全国第一个“曲艺之乡”、东北第一家“中国曲艺名城”、全国第一个青少年曲艺培训基地,曲艺是西岗文化的特色,也是文化馆的重点工作之一,文化馆自抗疫恢复工作以来,积极推进曲艺事业人才的培养,扎根社区,通过曲艺惠民演出、普及培训的方式,在辖区5个街道、47个社区共举办曲艺惠民演出近20场、“千人快板”培训20余场,培训辖区曲艺爱好者余人次,广受市民喜爱,更有市民表示愿意长期参加培训,为西岗曲艺事业贡献力量。 9月10日至12日应中国曲艺家协会邀请,前往张家港市出席“曲苑名城”中国曲艺名城优秀曲艺节目展演,一行10人,圆满完成了演出和非遗展示任务,良好的促进了曲艺名城兄弟城市间的交流,为中国曲艺名城战略联盟贡献了力量。 ——上图为曲艺惠民演出—— 2、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年区文化馆配合上级业务指导部门完成了大连市非遗日工作,派出我区国家级非遗项目1项、市级非遗项目3项参展,同日,获批新晋市级非遗保护项目3项,目前我区共有非遗保护项目11项。 自恢复开放以来,我馆利用现有场馆定时定向提供开放服务——非遗开放日,每周三向辖区居民、学校、企业开放。 ——上图为“非遗日”市民参观盛况——3、免费开放工作我馆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服务保障法》及免费开放相关条例的要求,结合场地实际现有特性,进一步优化开放时间安排,每周开放时长由年的70小时延长至77小时,但依然出现可供免费开放的场地严重不足、时间安排捉襟见肘的情况,文化特色队伍经过筛选,目前已有30余支,门类包括声乐、舞蹈、器乐、曲艺、模特、戏曲等,在疫情常态化防控期间,提供错时开放服务。 ——上图为我馆免费开展舞蹈培训—— 4、文化服务志愿者工作,数字化线上服务工作我馆以《文化志愿服务管理办法》为指导,努力构建参与广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机制健全的文化志愿服务体系。引导文化志愿者自愿参与、义务工作、提升自我、服务社会,营造“传递爱心,传播文明”的氛围,共同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文化繁荣昌盛。 5、五年一度的全国文化馆评估定级工作经过文化馆全体同事的不懈努力,加班加点翻阅、调取各项资料,查阅电子文档余份、纸质资料余页、音视频资料时长余分钟、照片资料0余张,精心筛选,查缺补漏,在近一个月的时间内整理、编排、制作迎检材料,为迎接专家组实地检查做准备。 ——瓦房店文化馆同仁莅临我馆参观交流—— 6、文化馆总分馆制建设根据《文化部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体育总局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印发〈关于推进区级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的指导意见〉的通知》(文公共发38号)精神,按照省文化厅、省新闻出版广电局、省体育局、省发改委、省财政厅《辽宁省关于推进县级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的实施意见》(辽文发16)文件要求,通过上级部门的努力,我区将于年底完成文化馆总分馆制建设。 二、年工作计划 按照我馆上级领导部门的工作部署和主要领导的要求,努力配合,做好第十一届“西岗杯”全国相声新人新作推选活动;夯实基础,努力做好免费开放工作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深入群众,展开调研,招募文化服务志愿者,“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想群众之所想,为群众提供更贴近其需要的服务;提高线上线下相结合互动的比重,方便百姓以不同方式参与群众文化活动。 借助文化馆联盟刚刚成立的契机,通过文化馆联盟这一重要平台,孵化培育更加符合时代需要的群众文化团队,提升公共文化服务工作者的艺术水平、创新水平、服务水平。 对于未来,我馆将不忘初心,做群众文化的守望者;牢记职责使命,做群众文化发展的贡献者;创新措施手段,做群众文化的创建者、传承者、保护者;利用优势,做群众文化交流共享的倡导者。 相信基层群众文化发展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正确指引下一定会取得卓著的成绩。 再见,不平凡的~ 你好,还未相见的~ 寒冷的疫情隔绝不断人与人的温情~ 更无法阻挡工作的热情~ 愿我们牛年再相会~ 祝扭转鸿运 元旦快乐 !!! END 欢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