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画为媒结良缘 比 翼 双 飞 绘 丹 青 在太阳街道办事处榆树房村,有这么一对农民夫妻,丈夫叫矫德礼,妻子叫张同敏,这一对土生土长的农民夫妻,年轻时就喜爱画画,他们也因画结缘,以画为媒。多年来,夫妻俩一直把绘画作为人生的最大爱好,现在,已人到中年的“画画夫妻”,在当地也是个小有名气的“农民画家”。 画画 夫妻 绘画对人们来说,是一项高雅的艺术,除了绘画者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外,还要有一定的天赋,也不是什么人都能提笔作画。今天,我们就要给大家讲一讲,太阳街道办事处榆树房村的矫德礼、张同敏夫妻俩,如何爱上画画的?又是怎样因画结缘、夫妻双双搞起绘画创作的? 前不久,我们来到了太阳街道办事处榆树房村,走进了村民矫德礼的家。一踏进他们家的房门,一股浓郁的书香气息迎面扑来。 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那墙上的一幅幅绘画作品,有大气磅礴的山水画,也有花鸟鱼虫的工笔画,作品形象逼真。据矫德礼的妻子张同敏介绍,这些都是他们夫妻平时没事空闲时创作的画,他俩绘画的作品都属于中国画。 而在屋内悬挂的这些作品当中,大部分画是丈夫矫德礼创作的。说起绘画创作,夫妻俩说,在年轻的时候,两个人都喜欢美术,由于爱好画画,还成全了他们的一段好姻缘。他们夫妻俩是因画相识,以画为媒,最后组成了家庭。 妻子张同敏: 小时候就是好画画,就是喜欢。没有地方去学啊,也没有说上哪去谁能教你啊。 八几年的时候吧,正好有一次机会搞农民创作,完后和矫德礼俩因这次机会认识了。认识后再就是俺俩都爱好这个美术嘛,都相互切磋啦,相互交流啦,一来二去就认识了,也产生了感情。 接触一到二两年时间吧,以后就确立恋爱关系,就结婚了。 丈夫矫德礼: 当时参加农民画展的时候,画展上就这一个女的,我一看一个女同志学画画也不是一般的人,一定心灵手巧,以后过日子肯定能行,就慢慢地和她结缘了。 妻子张同敏是阎店人,当年由于爱好绘画,让她结识了有绘画才艺的矫德礼,正是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绘画爱好,这两个年轻人由相识相知到相爱,过上了美满幸福的生活。结婚后,夫妻俩刚开始还是以画为生,在当时的八十年代,农村还流行着一种家具画,就是在家具上画一些图案画,那时丈夫矫德礼的家具画画得好,别人都找他画,一方面可以施展自己绘画才艺,另一方面还有一定的收入。但好景不长,没过几年,家具画在农村当地就不时兴了。 妻子张同敏: 结婚以后就靠画家具画为生,但是那时挣钱也很少,年轻人结婚了,想打家具啦,就给人画,能挣十几块钱,完了就画点,等画了两三年时间吧,家具画就不行了,就淘汰了,那时又是分地单干,咱家那阵儿土地什么也少。 生活上就出现问题,没办法我就和矫德礼俩,就出去做点小买卖,给人打打工啦,家里上有老下有小,虽然是热爱这绘画,就没办法放弃吧。 虽然撂下画笔,但两人的心里对画画还是有些眷恋和不舍,心中始终藏着对画画的那份情感。 妻子张同敏: 扔掉这绘画啊将近30年。在这30年当中,虽然是俺俩不画了,但是心中那种热爱放不下,都在心里藏着吧。 出门了,看见谁有会画的,在那儿画展啦。我们都是激动简直受不了,一直在那儿看,走不动腿一直在那儿看。虽然是看,但是自己是非常无奈,没有那个条件画画,经济条件也不行,那时家里琐事也非常多。 就这样,一晃30年过去了,张同敏和丈夫矫德礼一双儿女也逐渐长大,都已结婚成家,并有了自己的子女。这几年,随着经济条件好转,张同敏和矫德礼的日常生活也越来清闲了,夫妻俩便琢磨起重拾画笔的想法。从年夫妻俩又重拾画笔,开始画画。 妻子张同敏: 现在这生活条件一点点好了。儿女都大了,我这心思一点点也放下了,跟老矫俩说,咱俩那么热爱这么一点东西,这一辈子的梦想就是想绘画,在这方面能想发展发展,我说咱为自己活一把。不管成功还是不成功,只要是自己心里高兴就觉得好,所以在四、五年前,才把丢失这将近30年的画笔又捡起来了。 矫德礼和张同敏夫妻俩,都是地道、朴实的农民,他们家里有耕地和果树。自从拿起画笔后,夫妻俩每天山上地里忙完活后,回到家里忙完家务后,一有空就拿起画笔,画上几笔。这几年来,画画已成为夫妻俩业余时间最大的爱好。 妻子张同敏: 每天俺俩都是高高兴兴地,虽然还是在干活,农民嘛,还是上山去忙碌也好;他出去,去干点什么活也好,等回来我们放下工具,洗洗得了,我就又捡起画笔。 就是每天都去画点,就去画,天天都觉得高高兴兴地,农民都很累很辛苦这活儿,但是说回到家里,我们都不觉得累,因为心情愉悦嘛。 丈夫矫德礼: 平日啊,有点闲暇时间就在这学画,白天出去干活,晚上画。 有时干活时候也琢磨这个东西:这个墨呀怎么人家浸染得那么好,咱怎么事儿?差在什么地方?就是成天在这琢磨这个东西,看看人家的水墨,再看看自己的水墨,什么时候能练好? 我埋头苦干,一个劲地在这学,在这练。 矫德礼和张同敏夫妻俩闲暇时间都在各自创作,有时创作之余,两人还一起研究、探讨、切磋绘画技巧。 丈夫矫德礼: 俺们也没什么爱好,就好画画。像打麻将啦,出去玩什么的都不好。 我们俩在家时候,两人共同研究这个东西。说这个画啊,你画的哪地方有什么毛病,我画的有什么毛病,我们俩人都在这共同研究这个东西。 俺媳妇主要画的工笔画,我画点写意画,她这个工笔画也不太好整,就得达到一丝不苟。 为了把画画好,他们自费外出学习,请老师指点,夫妻俩的画技有了明显的提高。 妻子张同敏: 以前虽然是爱好画画,但是技术、理论各方面咱都欠缺了很多,得需要很多知识点在里面。毕竟我们农民出身,在以前文化也不够,这几年咱就抽出点时间,说今天下雨了,不值得上山干活了。 我就和老矫俩就到瓦房店去,请教几个老师,就是切磋一下、去探讨一下,这些老师都非常地好,都非常热情,告诉你哪地方应当需要进步,哪地方应该怎样用笔。 丈夫矫德礼: 学画画吧,这里头这些东西也是太深奥了,有不少东西,后期也接触不少的画家,像王大为啦,高学峰啦这些画家,经过他们指点,自己一点点地学。 他们夫妻画的这些画都属于中国画,既有写实风格,又有国画虚拟的韵味。渐渐地他们的绘画技艺都有了提高,他们的作品还被应邀参加各类农民画展。 妻子张同敏: 现在我们接触的都是国画,大写意啦,小写意啦,或者是工笔啦,也参加了不少画展。 在学习当中自己画的老师觉得还行,这次有画展你可以去参加,去参加了一次,就被选上了入围了,心里都挺高兴,觉得自己有成果了,觉得是成功了就很高兴。 又有一次举办画展,老师又来通知说,矫德礼、张同敏你们再来看一下,说大连又有一次画展,俺俩就赶紧抽出点时间就画、抽出点时间就画,每人都拿一幅,哎!也入围,也很不错。 这几年,他们夫妻画也小有名气,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儿女们看到他们对绘画有着执著的追求,也支持父母搞绘画创作。有了社会认可,也有儿女们的支持,他俩的创作劲头更足了。 丈夫矫德礼: 我们为了画画两人都有共同语言呐,这一辈子也没说打过仗、吵过嘴,家庭都是比较和睦,儿子闺女都挺省心,孩子都挺支持这画画,告诉我们说等过几年之后,咱家活你就不干了,你就专门画画得了。 夫妻俩共同的爱好,也让这个家庭里变得温馨和谐,其乐融融。在创作之余,他们夫妻俩还认真指导孩子们学习绘画,传授中国画绘画技巧。 妻子张同敏: 只要是高兴,觉得这是个正能量,咱孩子看着你,闲的时间就去画一画给他们思想上各个方面啦,也是给他们学习,做一个榜样,不管是大人孩子,爱学习觉得都是好事。 同时,还热心于公益事业,通过义捐,向社会献出一份爱心。 妻子张同敏: 咱不是说为了它能卖多少钱,说你成什么大画家,我没有那么大的想法,去向往这个,老百姓说给我画一张,我们都很高兴的,乐意画说行,都不需要说给钱呐,不需要,就是说只要你喜欢,我们能做到的,我们都可以去为你做,社会上有一些募捐的,或者义捐的,只要我们知道,我们都参加。 自年拾起画笔以后,夫妻双双都加入了大连市书画家联谊会,从参加了这个组织以后,他们俩的绘画活动也多起来,这两年,他们参加了多次农民画展,他们的绘画作品也多次在各类画展中展出,并有多个绘画作品入选到画报刊发。面对绘画,矫德礼夫妻有一个共同的追求,在有生之年,还要不断地学习,钻研绘画艺术,提升自己的绘画艺术水平,让自己的绘画技艺再发扬光大。 丈夫矫德礼: 现在我想把我们俩的绘画技术啊,想传给我这孙女啦,外孙女,让她们去施展施展,学一学这个国学,把我的绘画技术传承下去,发扬光大。 农民夫妻比翼飞,情系画笔绘丹青”。矫德礼、张同敏夫妻,作为农民,他们不忘自己的初心,坚持绘画,在生活之余,寻找幸福和快乐。他们追逐的是绘画梦想,实现的是人生的价值。在这里,我们也祝愿他们夫妻俩,在绘画道路上继续比翼高飞,用他们手中的画笔,描绘出生活的更多美好! 更多详情 请登陆我台官方网站 或通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