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高师表、立德树人 育人之本,在于立德铸魂。西南路小学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沙河口区教育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高度重视师德建设,不断加强师技、师爱、师责、师品四个方面的修养,提高师德师能,促进教师队伍发展。近年来,学校涌现出了一批师德先进典型。 今天,特别推出的是大连市级骨干教师沙晓菲老师的师德先进事迹,一起学习她“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师德风范。 沙晓菲,西南路小学教师,任信息技术与书法两个学科的教学工作,大连市信息技术学科骨干教师,大连市中小学书法教育学会理事,书法学科专家,曾被聘为沙河口区兼职研训教师,全国书画教育教学工作先进工作者,沙河口区优秀教师。 01 不忘初心为人师 从教22年以来,沙晓菲勤学专业,钻研教法,师德铸魂,潜心育人。“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她既是老师也是学生,课堂上学高为师,课下虚心求教;对待学生她有十分的耐心、关心、细心,用自己的爱心浇灌株株新苗。星光不问赶路人,在不懈的努力与付出中,她逐渐成长、成熟,与之相伴的是她始终不忘为人师表、立德树人之初心。 她执教的信息技术课曾获辽宁省优质课,她撰写的教学研究论文在省级评比中获奖并发表于《辽宁教育》杂志,她组织学生参与国家、省、市等各级比赛,指导的学生作品多次在国家级比赛中获奖,学生作品被选送到年中国海外学子创业周上参展。学校连续三年夺得区创客校园集体奖。 沙晓菲的信息课充满生机,她在课堂上把阅读还给学生,把研究还给学生,把实践还给学生,把创造性还给学生。作为市级骨干教师,她曾到瓦房店市送教下乡。她为当地学生执教的一节现场课赢得了观课领导与几十位老师的热烈掌声与高度好评。 02 翰墨书香写人生 沙晓菲还写得一手漂亮的好字。她的字秀逸婉约,结体严整,其作品多次获奖。她执教的课程、指导的学生作品均在全国等各级各类比赛中获奖。她的教学设计被收录于《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解读》一书中。 沙老师的书法教学条理清晰,指导细腻,更难得的是她的教学艺术。她儒雅从容,博学多知,课堂氛围古韵清雅,使人陶醉。“不必都是书法家,却要写好每个字”。她的课堂不仅仅面向爱好书法或有特长的学生,而是面向更广泛的学生,让每个学生在自己原有水平上都有所提高。她挖掘蕴含在书法教育中隐性的文化内涵,陶冶学生情操,提升学生的文化修养。在她的指导下,书写练习成为学生喜爱的学习内容,更多的学生爱上书法,爱上汉字。 在今年居家学习时期,她作为市级骨干,承担了大连数字课堂的第一批录课任务——三节书法课。没有相关经验,只能摸着石头过河,而且三天内要上交完整的视频。时间紧,任务重,唯有挑灯夜战,她甚至连梳洗和吃饭都得抽空进行。在这期间,沙晓菲为大连数字课堂录制了3节书法课和3节信息技术课,另有1节备用,共计7节。 03 春风化雨育新苗 人们常说,师德是教师素质的灵魂,师爱又是师德的灵魂。爱有多种,真正的爱是对学生一生的发展和幸福负责的爱。不代替学生去做该由他自己做的事情,这种爱才是对孩子真正的爱,是对他一辈子负责的爱。 沙晓菲对学生的浓浓师爱,便是这般理智而深远。她对学生的爱总是悉心却不包办,放手却不纵容。居家学习期间,她利用网络对学生分别进行两个学科的线上教学。录制数字课程,和辅导学生参赛的重任,她一肩挑起。时间紧张的时候,她白天指导学生,晚上熬夜录课。 多年来,经她的指导学生受益良多,无论是信息技术还是书法方面的比赛,都能取得好成绩。就不完全统计,经沙老师指导在各级各类电脑作品比赛中获奖的学生人次近百人,参加全国书法比赛并获奖的30余人。 在她的身边,学生感受到的是指引、是耐心、是鼓励、是支持,更多的学生体验了成功、获得了自信。 元旦时,学生在贺卡中写道:“是您教会了我制作电子报刊,让我相信自己有这个能力,谢谢你,沙老师!”朴素又稚嫩的话语,最真挚感人! 沙老师的嗓子哑了,打开学生作业本,发现夹着一张小纸条,上面歪歪扭扭地写着“祝老师早日病好”。 学生要毕业了,特别创作《江城子·匆匆》一首,并手书卷轴送给沙老师留念。 …… 在爱的滋养中成长的孩子,心中也会充满爱,他们用自己纯洁的爱回应沙老师。 04 甘为人梯心无私 沙晓菲不仅在教育教学方面潜心投入,对待校务工作也同样认真严谨,对待同事也诚心相助。 照相,好像是人人都会的事,然而要拍出令人满意的照片却并不容易。她虚心求教,反复实践,只为能将师生们最精彩的瞬间记录。迎接上级检查、网管、信息化设备维护与管理、技术支持等等,这些校务工作占满了她课堂外的分分秒秒,千头万绪,令人分身乏术。沙老师不言苦、不畏难,一桩桩一件件总能有条不紊地处置得当。 沙老师为人谦和宽宏,总能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学校里的老师需要帮助,她会鼎力相助。她能协助区教研员指导学科教师的教学;她多次帮助老师制作课件获得各级奖项;也会咬牙硬撑带病工作,为老师制作参赛的录像课;她悉心指导青年教师的板书技能,提升教学基本功;她带动身边老师一起习字,提高修养;她鼓励支持同事,参与教学研究……她用自己的无私与大度、活力与热情,把正能量带给身边的每一个人。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二十多年来,沙晓菲默默耕耘,以自己的严谨、博爱、无私,赢得了学生的敬爱和同事的信赖。她告诉自己要像陶行知先生那样怀有“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大爱,也要像苏霍姆林斯基说的“时刻不忘自己也曾是个孩子”。她正如一缕春风,抚育新苗,播洒芬芳。 撰写:沙晓菲 编辑和校对:程颖 审核:席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