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8/2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北京治疗白癜风三甲医院 https://jbk.39.net/yiyuanfengcai/yyjs_bjzkbdfyy/

著名哲学家康德说,世界上有两样东西能深深地震撼我们的心灵:

一件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准则;

另一件是我们头顶上的星空。

由近说远。今年中国两次航天壮举,震惊世界:

1.年6月23日9时43分,随着长征3号乙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腾空而起,北斗三号全球组网成功!

2.年7月23日12点41分,“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搭载中国首枚自主实施火星探测任务的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在海南岛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13时18分星箭分离,发射成功!

航天强,则国强。中国航天的腾飞,离不开他的功劳。

论其卓著功勋,可用一句话来概括:“中国载人飞船之父”。

戚发韧院士,辽宁省复县人后迁到大连市金州区,年4月出生。空间技术专家,神舟号飞船总设计师。曾任研究院副院长、院长,同时担任过多个卫星型号和飞船的总设计师。现任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技术顾问,兼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宇航学院名誉院长,博士生导师。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第九、第十届全国政治协商会议委员会委员。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这是继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孙家栋之后的,又一位从百万人口的瓦房店走出去的航天人。

1

我是中国人

年,戚发轫出生在辽宁瓦房店市的一个农民家庭。5岁时跟随家人迁往辽宁大连。当时的中国,挣扎在侵略者的铁蹄下。日本人在占领区强制推行奴化教育,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幼小的戚发轫对于自己的国籍都是模糊的。

年,苏联红军解放了大连。在戚发轫的第一堂中学课上,老师告诉他们:我们的祖国叫中国,我们是中国人,我们有4万万同胞,我们有长江、黄河、长城、泰山……中国!中国!戚发轫满含热泪喃喃地念着,他仿佛一下子明白了很多事。放了学,他飞跑回家,对着爹娘大喊:我是中国人!。从此,这一信念注入他的信念、理想与灵魂。

戚院士曾在受访时回忆道,那是一段刻骨铭心的记忆,我经历过的能忘记吗?那八年,我每天到学校去要向东京三鞠躬,因为天皇在那儿。日本的小孩儿可以无缘无故打中国孩子,不要理由。国家不强大,就受人家欺负。”

结缘航空航天

年, 爆发,距大连不远的丹东、沈阳都遭到了敌军的轰炸。触目惊心的场面让戚发轫强烈地感到:以前的中国不强大,被日本占领,变成亡国奴。那么有了国家,国家不强大,仍然受人家欺负。当时他就下了决心以后一定要造飞机,使中国强大起来不再受欺负。

时间来到了年,大学统一招生,19岁的戚发轫报考了清华大学航空系(实为北京航空学院,在清华大学内授课)。我这一生一共就填报过这一次志愿,三个志愿选项都填报的航空专业。

年,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成立了。这是新中国第一个为研制导弹、火箭而专门成立的研究院。戚发轫服从国家分配,转入导弹研究,正式踏入航天领域。

中国航天十八勇士

年,作为中国航天十八勇士中的一员,戚发轫担当重任,成为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颗卫星东方红一号的技术负责人,那年他才35岁。然而,登天的路却有想象不到的艰难。

中国的航天事业,是在戚发轫这一批年轻人摸索中发展起来的。每走一步都意味着无数艰辛的付出。东方红一号的四根3米长的天线,是收缩式的,上天后要靠自旋甩开,轻了甩不开,重了又会甩出去,地面试验既需要一定的场地又很危险。戚发轫他们只有在一个破库房里进行试验。身手矫健爬上房梁,骑在上面观察。戚发轫和别的同事则拿块包装箱盖子挡着自己,从木头的裂缝里往外观察,一边躲闪一边记录。

为了搞卫星研究,他和团队的同事们一起昼夜兼程。因为长期奋战,他劳累过度昏厥过去,醒来后休息一下又开始了攻关;阑尾炎穿孔,疼痛无比,他努力忍住也不下火线。

中国航天十八勇士:戚发轫沈振金张福田朱福荣孔祥才韦德森尹昌隆王壮彭成荣杨长庚张荣远王大礼郑忠琪刘泽光鲁力林殷定王一方洪玉林

年4月24日9时35分,长征一号载着东方红一号直上云霄,耀眼的火光伴着一声巨响,长征一号运载火箭托举东方红一号卫星呼啸升空,开启了中国人进入太空的第一次远征。中国人自己的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东方红一号卫星的成功发射,写下了中国航天历史上的一个伟大辉煌,它标志着中国开始进入宇宙空间,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自行研制和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

戚发轫回忆道,当时大家都跳起来了!高兴!长期的压力突然成功了、爆发了!很多同志都流泪了。我们那一代人完成了一个中华民族伟大的使命,这件事情确实值得纪念,不能忘记。

2

搞导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

东方红一号卫星之后,戚发轫又先后主持了东方红二号甲通信卫星、东方红三号第二代通信广播卫星的的研制,并出任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的院长。

年,戚发轫59岁,中国载人航天立项,上级领导找到他,想让他出任中国载人飞船的总设计师,在技术方面负全责,戚发轫第二次陷入到纠结之中。“一是我岁数大了,二是这个任务太重。载人航天人命关天,美国和苏联都有人因此丧生,这个压力太大。

年,59岁的戚发轫成为中国神舟飞船的总设计师。神舟一号飞船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中发射的第一艘无人试验飞船,其目的是测试飞船在太空飞行中的各项性能和指标,为下一步的载人飞船做相应准备。要做这样一件大事,首先要组织一支强有力的科研队伍。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社会流行一句话,叫“搞导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说的就是科研人员收入低的现象。

戚发轫说,很多年轻人走了,有错吗?没错,但我心里很痛,但是这个时候需要一些人坚守岗位,也有一部分人他们对航天有感情,愿意拿不如卖茶叶蛋的待遇在这儿干,我很佩服他们。

3

成就中国飞天第一人

年11月20日,神舟一号飞船在酒泉发射基地发射升空,准确进入预定轨道,并在安全飞行21小时11分钟后,在内蒙古中部地区成功着陆。

之后,中国又先后成功发射了神舟二号、神舟三号和神舟四号飞船,年10月,中国正式发射载人飞船神舟五号。从神舟一号到神舟五号,戚发轫一直都是总设计师。

年10月15日9时,神舟五号从甘肃酒泉卫星发射基地成功发射,将杨利伟和一面五星红旗送入太空。21小时23分钟的太空之旅,杨利伟成功完成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自此,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能够独立开展载人航天活动的国家,中国航天事业向前迈进一大步,具有里程碑意义。

戚院士一生获奖无数,要说最高的赞赏,当属杨利伟那句,“中国的飞船真棒”!

4

每一个渺小积成伟大事业

戚发轫的一生与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相伴随,如今,87岁的他仍在努力践行自己曾经说过的“我是国家需要的一块儿砖,哪里需要就往哪里搬。”

“我已经87岁了,但我觉得现在身体还好,还能做些事,我觉得自己也找点事干,要做航天精神的传播者。

两弹一星精神的核心就是热爱祖国、无私奉献,一个人能把自己最宝贵的东西献出来,什么力量呢?是因为你爱它,人生最大的爱是爱国。

写在最后

从嫦娥奔月的神话到万户飞天的尝试,中国人的飞天梦,与中华民族的历史一样悠远。正如戚院士所说,我们的征程是星辰大海。星辰大海是无际的,人是渺小的,而每一个渺小将积成一个伟大的事业。

如今的我们,开始迈向空间站时代,触角伸向更远的星际。

一一神舟系列飞船总设计师

休戚相关事务忙,

神舟发射呈富强。

韧性刚强震中外,

我为科技国威扬。

致敬中国航天人!

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最前延观点,部分资料来源网络,无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以作处理。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