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化学教学效率,“教师要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这是张之辉老师一直遵循的原则,所以他为了确保化学这门学科在课堂上进行的质量,深刻研究教材的特点,精心设计“高密度,高质量,精而全”的教学方法,把情趣与知识有机结合,厚积薄发。 瓦房店六高中张之辉老师 教育经历张之辉,现任瓦房店市第六高级中学实验班班主任、教导处副主任、年级主任。自年起执教于瓦房店市第六高级中学。在从教的22年里,先后荣获过大连市骨干教师、瓦房店市三育人标兵、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担任班主任工作的20年中,荣获瓦房店市里优秀班主任,大连市优秀班主任,所带班级曾先后获得瓦房店市三好班级、大连市三好班级称号。 “教师要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 教学中,张之辉老师精心研究教学方法;课堂上,他注重激发学生学习欲望和创新欲望,让学生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去认识多姿多彩的化学世界,探究化学的奥秘。张老师上的课,时间过得总是很快,他传授给学生的不仅仅是课本中的知识,更让学生感悟到一种文化熏陶。 张老师的化学课堂有趣而高效,孔子说:“不愤不启,不启不发”,张老师把问的权利完全交给了学生,课堂虽小,学生钻研进去,便会发现,这里面有着广阔的天地,当然也就有无穷无尽的乐趣。张老师坚持采用小组合作式教学,让学习好的带动学习稍差的同学,这样的方式不但提高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还让一些平时不善言辞的人表达了自己。 有学生这样评价他:“张老师是我们的化学老师,课堂中,他循循善诱,强调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进行发散式思维。他语言诙谐有趣,有时还说点英语搞些洋幽默,课堂气氛十分活跃。他善于用凝练的语言将复杂难理解的公式清晰、明确地表达出来,同学们都特别爱上他的课。” 把班级活动拍成“小电影” 在同学们高中生活的学习之余,张之辉老师每学期都给班级同学们组织文化活动,比如去公园游园、踏青、登山,还有跳绳、拔河、滑冰等,同时他也全身心参与其中,和同学们打成一片,他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大家互相了解,提高班级凝聚力,也让同学们紧张的学习中保持心情愉快。一开始还会有很多家长担心这么多课外活动会不会影响学生成绩,但看到张老师所带班级的成绩不但不会下降还会稳步上升至名列前茅,家长们也就打消了顾虑,选择信任。 张老师经常组织学生开展主题班会,比如有一次的辩论赛是以“中学生是否应该拥有手机”为辩题,进行辩论,在激烈地辩论中,同学们得到了启迪,锻炼了表达能力,增强了自信。他还邀请了多个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家长到班级进行科普讲座,使同学们了解了中国前沿科技的发展现状,极大的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大家斗志昂扬。个别同学是通过跟这些家长们的交流,逐渐地发现了自己的兴趣所在,确定了今后的高考志向。 张老师还让学生们根据每次的班会主题进行视频拍摄,然后把拍摄的视频编辑成小电影,在班级里播放,比如说大家曾经拍过“冰雪奇缘”,有同学扮演成女主角“艾莎”的模样,同学们看到身边的同学主演的“电影”,都开怀大笑。一次次各有特色的班会让同学们在学习之余身心也得到了极大的放松,觉得高中的学习不再是那么枯燥无味,而是轻松愉快的。 既是好老师也是有担当的好家长 张之辉老师曾经教过的一个家是农村的女生,她的父亲因工伤卧病在床,家里还有一个弟弟需要抚养,全家只剩母亲操持家务,顶梁柱倒下了只能靠母亲打点零工来维持家用,女生想辍学打工帮母亲养家,张老师了解情况后希望她继续上学,就劝她:“你现在回家只能解决吃口饭的问题,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张老师帮她联系了社会资助,平时也会资助她一些生活的费用,让她坚持把高中读完。后来女生考上了大学,如今工作收入都不错,弟弟考上了大学,父亲也办了保险,一切都在好起来。 张老师还教过一个男生,他刚上高中时张老师就发现他爱好摄影,制作编辑影像,但是他的学习成绩不是很突出,家长担心这个爱好影响他学习不赞成他摄影。张老师却坚持从兴趣出发来培养他,让他担任班会幕后编辑,给同学们拍小电影,用这样的方式既给同学们带来了欢乐,也增强了他的自信,使他学习更有动力了。男生经过三年的努力,最终考上了一所一本大学,在大学里,男生也在用他的特长在学生会里为大家服务。 张老师给学生讲解问题 学生眼里的张老师?毕业生马同学? “我有个爱整理笔记的习惯,每次的笔记必然写得整整齐齐的,但是成绩一直上不来。张老师一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