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海湾……) 一 最初决定去大连还是他提出来的,后来彼此商定,一拍即合。 再后来就是听凭他所有的意见和安排,我正忙于一个手头上的事而无暇顾及…… 我敷衍他的虚荣心:“嫁鸡随鸡嫁狗随狗,浪迹天涯不回头……”其实实话实说是他的想法正合了我意,尚且大连不是天涯,是我最想亲近的一个城市。 人生十年八年便老了,时间有限,每个人都有颗挣脱桎梏的浩荡之心,尚且那段日子我们活得忙碌、疲惫、杂乱无章,工作和事业就像一锅乱炖,知道是什么滋味又说不出是什么滋味…… 走进大连,走进阿冰、若、宏的地界儿,三位东道主大佬,笑逐颜开,好酒好菜。 但我在想,如果不是小住,那么就要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窝棚,哪怕临时的,身下有床可席,身上有瓦可依就好。 阿冰和若协助我在大海的岸边建起了简约的家,位于海边九层楼的一居室,小巧简洁安适。楼下树木花草,槐树白色的花影间知了在一阵紧似一阵的齐声歌唱。屋有水电、有煤气,有办公桌厨具,有网络,插上电脑世界便张开了眼睛…… 踏着碎石花样的地板,站在九楼的阳台上,翘望海上日出,新家让我如在梦里却又宾至如归…… (海鸥追逐着游船……) 大连太美了!她美在哪儿呢?我一时语迟好久,直至今天我才郑重的拿起笔来写它。大连这个城市,就是你走在街上,走近它的身旁,闻听它的气息,你就会滕然间想起海子的诗和诗有关的时光…… 我在大连整整生活了一年多,一年多的时间里,我认识了大连,从陌生到熟悉…… 我记住了槐花开满城的时候,大街小巷都弥漫了甜甜的果香…… 我记住了梨花如雪的时候,漫山遍野如云似雾的梨花和梨花的味道环绕着整个山岚和海湾,缭绕在蓝天下的远远近近,涂满了你的视野和感觉…… 我记住了合欢树撑起满树的灿烂,颔首于行人走过的街道…… 我记住了霸道的桃花一丛一丛的,一树一树的,一片一片的抢镜惹眼,迷人的视线,醉人的魂魄,还有秋天里那火炬树的灿烂真的是美到了极致…… 我记住了迎春花像多情的女子,舞动嫩黄色的水袖,在这个城市抢占着最娇媚的位置,无论庭前、公园还是街角…… 我记住了樱花俊逸圣洁的开在我的窗前,我在那忙碌的时光里,怀抱着软枕,定睛那花影,却又沉沉睡去…… 我记住了海浪升腾,大雾紧锁楼宇的情景…… 我记住了这里的男人们豪饮着啤酒,生吃基围虾、海蛎子的情景……” 我记住了和爱人常常走过的那条法桐掩映的街道…… 我记住了和阿冰一起遛过的海岸,山顶和公园…… 在这里有我许许多多难忘的日子,但每个日子都像分拣的信件一样让日后刮目…… (秋天的大连红叶铺天盖地……) 二 大连是辽宁省下辖的城市,又是中央确定的计划单列市,副省级城市。拥有国务院批准设立的第一个经济技术开发区也是东北地区唯一的保税区。 它位于辽东东半岛的南端,地处黄海和渤海之滨,背依中国东北腹地,亚欧大陆的东岸,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大连的风,吹面不寒,空气湿润爽人…… 碧海蓝天吗?好吧,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了! 可是时而它又海雾升腾,铺天盖地,宛若仙境。雾退后城市像是敷过了面膜。湿润而羞嗒嗒的,不见一丝尘埃…… 白色的小径,葱茏绿色的山顶,拾阶而上的小街,傍海的楼群,紫色霞光染得如仙境般的海滨大道都是大连让你记住它的经典符号…… 言归正传,奢侈的谈一下家史,和大连还有着或多或少的渊源。父亲早年参军,那一年正是抗美援朝之战的收尾时。父亲虽然没有真正上过前线,父亲所在部队却是抗美援朝的后备部队,在大连整整驻扎一年多,可是后来抗美援朝胜利了,再后来父亲便转业被分配到沈铁某部门。常常听父亲谈到大连和他在大连的日子…… 舅舅于84年在大连甘井子开了一家有色金属厂,生意做的风生水起。 再后来妹阿冰、若和宏都去了大连。忽而倥偬的岁月,她们如今都已五谷丰登;江山泰然了。 因为有亲人在,所以我便省略了一些繁文缛节。探寻这个城市的每一个美丽的角落和山峦,去熟络它的每一个地方和街角,都是在大连行为中理所应当而又快乐的事…… 三 在大连的日子…… 时而和阿冰、若去海浪翻卷的金石滩晒阳光,时而去铜牛岭爬山,时而去观音阁和响水寺敬香,古刹间“南阁飞云"、"山城挂月","朝阳飞雪都是极好的景致…… 我们还时而买几样海鲜,几杯啤酒坐在绵软的枕席上聊天八卦。就这样在休息的日子里闭门谢客,来了何方神圣全然不理。就这样窝在床上,暖暖的坐在一起,讲各自的喜好,讲淤积的心事,讲疲惫的心,讲受伤的最疼处,回忆莽撞的少年时光,侃侃那时的青涩,诉说彼此的幸福…… 绵绵密密直抵心的底层,在风的夜里,在雨的早晨,在异乡的周日,一席又一席柔软的话直抵心坎。 有时也去若家的葡萄园,她的葡萄园在山顶,没有网络,没有电,只靠风力发电,发来的电只够照明和做饭所需。 米是车运到山上去的,水是葡萄园的深井水,柴是葡萄园剪下来的树枝,三间瓦房一铺火炕,干净利落,宛若回到了八十年代。 我们吃着若在山里种的小白菜、香菜、莴苣、小葱等等,香得忘了你是谁,陡然间的隔世之感,你还记得身在现实生活中吗?简直就是岁月的飞速轮回。 (风力发电一角……) 在大连的日子…… 时而深夜写稿,也时而看着海浪发呆,时而心飞到很高很高,时而又飘忽坠地,有时去淘市,有时散漫的走在街上。 他在一家中日合资公司做事。 我那时兼任一家私立学校的语文老师,工资不算高也不算低,却是保证我的日有所需。自认为腹有诗书,自认为小小的初中语文课在我手里就是把玩之物。想多挣点银子,再去应聘,可是也有当头棒喝吃闭门羹的时候。它告诫你天下的每一份欣喜和收获都无侥幸可言。 校长是上海女人,阿拉听完我的公开课直盯着我说:“我们招的是初中语文老师的啦,是要考重点高中的啦!不是培育文学青年的啦好吧……” 我支吾了半天也没说出一句话,她的话彻底把我打败了,我无言以对,酸甜苦辣咸各是什么滋味? 那天下着小雨,站在无人走过的楼道上,对着一扇打开的明亮的窗,风吹着我的头发,我羞愧到了极点…… 回去的路上,我一个人走在这样的微湿的风里,细雨打湿我的头发和裙子…… 我沉默的看着过往行人,痴痴的站在雨里看着蜘蛛侠一样的民工在摩天大楼上作业。他们要凭此养家糊口的,月月年年! 生活不一般,日子不平常!诗一样的日子经不起现实的残酷写意。 这就是平平仄仄的远方…… (摄于某年的大连初秋……) 四 一年多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我开着我的老爷车就要回京了。 走的时候若和宏帮我打点行李,然后各自告别。阿冰说:“姐,你走时我不送你了……”我明白她这句话的意思。这一年大家在一起待的像恋窝了一样,我知道阿冰的感受…… 车经过盖州、沈阳、山海关。关山万里,我已经到北京的家了。却听说阿冰生病了,一种大聚后的忽然离开使阿冰病倒了,我的眼泪忽然滚滚而下…… 匆匆的来到大连,匆匆的又别离了大连。静静的写下这段文字,虽然我依然是过客,但是大连,大连似是我的第二故乡,我会在远方倾听着你的动静…… 于年2月25日北京 喜欢阿雅文的朋友和读者请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