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目概况 (一)国家艺术基金简介 国家艺术基金(英文名称为ChinaNationalArtsFund,英文缩写为CNAF)是经国务院批准,于年12月正式成立的公益性基金,旨在繁荣艺术创作,培养艺术人才,打造和推广精品力作,推进艺术事业健康发展。国家艺术基金的资金主要来自中央财政拨款,同时依法接受国内外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捐赠。国家艺术基金坚持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尊重艺术规律,鼓励探索与创新,倡导诚信与包容,坚持“面向社会、公开透明、统筹兼顾、突出重点”的工作原则。 (二)项目简介 本项目通过发挥高校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基本职能,将东北大鼓表演与创作融入高校人才培养的实践中,依托高校硬件设施、专业的东北大鼓师资团队,发挥精品示范和人才引领作用,继承和传播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本土艺术表现形式,促进东北大鼓艺术的有效传承、保护和发展。 (三)培养目标 本项目通过名家讲座、传承人“活态教学”、学员模唱、田野体验、舞台实践、汇报演出、论文写作等方式,培养既熟悉东北大鼓发展史,又熟练掌握东北大鼓演唱技巧和东北大鼓鼓词创作、鉴赏的高水平演唱人才和艺术工作者。 (四)项目实施主体简介 辽宁师范大学是省属“一流重点建设”高校,省内最大示范性师资培训基地。文学院有中国语言文学博士点一级学科,八个硕士点招生专业以及艺术硕士(戏剧领域)等专业硕士点,现当代文学学科是省重点学科、省优势特色学科,有教授16人,副教授28人,博导6人,硕导40人,学校有专门的艺术硕士中心,有校级艺术硕士实践基地3个,微格教学录播观摩平台和非线性编辑室等,有排练剧场、录音棚等硬件设施,院师生获省部级以上大奖百余项。 项目合作方:辽宁省民俗协会、瓦房店市复州东北大鼓复州皮影双管高跷艺术协会。 二、培训安排 (一)培训时间 根据《国家艺术基金申报指南》和《项目申报协议书》的相关规定,培训周期定为年9月11日至年12月5日,培训总时长共86天,其中集中授课41天。 具体培训安排为: 年9月11日举行开班仪式 年9月11日——年10月21日(集中授课) 年10月22日——年10月31日(采风、调研) 年11月1日——年11月28日(自主创作与表演实践) 年11月29日——年12月4日(培训展演排练) 年12月5日在辽宁师范大学等地进行展览/汇报演出 (二)项目实施地点 1.集中授课地点:辽宁师范大学 2.项目交流、采风、创作等艺术实践地点:沈阳、大连瓦房店等。 (三)课程设置 培训主要课程: 1.东北大鼓基础课程 中国大鼓暨东北大鼓发展简史、东北地域文化和东北大鼓的作品题材与艺术特征等; 2.东北大鼓表演基本功课程 东北大鼓道具简介、鼓板运用、鼓板配合、八面风的运用、道白、鼓套子等; 3.东北大鼓唱腔唱法教学课程 大安板唱法及运用、四大口的唱法及运用、四小口的唱法及运用、二六板的唱法及运用、流水板的唱法及运用、返二黄的唱法及运用等; 4.东北大鼓鼓词鉴赏及创新实践课 经典东北大鼓作品艺术鉴赏和研究、东北大鼓鼓词创作与实践、东北大鼓曲谱研究与演奏、东北大鼓伴奏技巧、东北大鼓数字化传播与教学实践等。 (四)成绩评定 成绩评定主要针对学员课业完成的质量进行打分,具体标准(以百分计):出勤占20%;阶段创作(中期演出、学员作品设计、论文开题)占30%;最终完成演唱作品占30%;鼓词创作欣赏、参加汇报演出占20%。经评定、考核合格后,可获得由国家艺术基金管理中心颁发的《结业证书》。 (五)师资力量 师资团队简介: 1.项目负责人:李成(辽宁师范大学原古籍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 2.项目联络人:辛昕(辽宁师范大学讲师、博士、大连民俗学会理事) 3.培训教师: (1)东北大鼓表演与创作师资团队:原中国曲艺家协会主席、国家级非物质文化保护遗产著名传承人刘兰芳为顾问、国家级非物质文化保护遗产东北大鼓传承人陈世芳为教学负责人,国家级非遗东北大鼓传承人霍大顺、陈丽洁、省级非遗东北大鼓传承人扬孝华等。 (2)东北大鼓鼓词创作与鉴赏师资团队:中国艺术研究院说唱艺术中心常务理事、中国快板艺术委员会副会长、国家二级编剧王印权;著名剧作家,国家一级编剧,中国曲艺家协会副主席崔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著名编剧郝岩;作家、诗人于文权;辽宁师范大学原古籍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李成等。 (3)多媒体数字化应用教学与实践指导工作团队:东北大鼓《传承人》纪录片编导、中宣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重点推荐音像出版物人物纪录片《城市微光》、10集纪录片《精准扶贫最后一公里》总导演胡志刚,多媒体硕士研究生导师何明等。 (六)培训成果展示 学员优秀作品(或演出)将于年12月5日在辽宁师范大学进行展览/演出。 (七)学员管理 为提高培训的实效性,学员入选后,将针对每位学员实施跟踪管理、阶段检查与结业评价。在培训中学员发生下列任一情况,取消其培养计划: 1.严重违反国家法律和培训有关的规章制度的; 2.在培训中给项目工作造成不良影响和重大经济损失的; 3.在学习、创作实践中,弄虚作假或剽窃他人成果的; 4.出勤率低于培训周期90%的。 三、招生报名 (一)培训对象遴选(录取对象)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遵纪守法,品行端正,好学乐群,无不良记录,入选学员的年龄原则上为45岁以下在职青年艺术人才。 2.学员必须具备以下条件其中的一条: (1)从事本行业工作满3年以上; (2)取得与本专业相关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 (3)取得本专业副高级(含副高级)以上职称的; (4)在本行业有一定影响力和研究成果,并获省级以上奖项或承担省级研究课题的。 3.招生范围:全国音乐专业院校和有音乐专业的综合类院校、文艺团体、文化机构等单位具有东北大鼓演唱能力的中青年人才、自由音乐人和东北大鼓传承人。 (二)录取方式 1.报名截止后,项目组将组织专家按照国家艺术基金相关规定进行学员遴选,择优录取。 2.入选学员通过电话及邮件进行通知,收到录取邮件或电话7天内未回执视为自动放弃录取资格,录取依次递补。报到时请携带本人入学通知书、身份证原件、近期一寸彩色免冠证件照4张。 (三)录取名额 录取名额为20名。 四、报名事项 (一)报名时间 年6月6日——年8月10日 (二)报名方式 报名请提交以下材料: 1.《东北大鼓创作与表演人才培养项目报名表》1份; 2.本人身份正反面证扫描件、电子照片各1份; 3.证明学员条件的如最高学历、学位证书、学生证、工作证等照片。 注:所有材料请于报名截止日期前打包成一个文件夹(文件夹名称为“X省X市X单位X人报名资料”)发送到邮箱 q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