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医学模式正从“纯生物学”模式转变为“生理-心理-社会-环境”模式,医患关系逐步从医方主导地位、病人盲从的模式,向医患关系平等、互相尊重的新型模式转变。 面对新型医患关系,内分泌科李云飞主任要求内分泌科全体医护人员从根本转变思想意识、观念。要“以病人为中心”的观念来从事临床医疗工作,学会尊重病人。李云飞主任热爱本职工作,并有极强的责任心,他经常在办公室将见习医生集中在一起,亲自为他们讲解糖尿病相关方面的知识,他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成为见习医生认真工作的动力。李主任讲课从来不照书本讲,都是典型病例相结合分析讲解知识,且能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讲课思路严谨清晰,内容准确丰富,一边给学生们讲解,一边还自己做记录,那些见习医生们听完李主任讲课总是觉得受益匪线,偶尔还有些听课意犹未尽的学生,“偷”将李主任的笔记拿回寝室,认真抄下来反复学习,这样的情况已经在内分泌科形成了良好的学习和工作氛围。 李主任常对科里的医生们说,学医院实习,在医院内与病人接触,随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困惑,他要求临床负责教学的医生多花时间来解释和教导,不要总让学生们帮自己来做一些例如粘化验单、找检查报告等一些没有技术含量的工作,要拿出更多的时间去关心、爱护、尊重学生,循循善诱、因材施教,对学生的缺点和错误要及时指出,耐心教育、热情、不歧视,建立平等、和谐、合作的师生关系。 在临床带教过程中,应结合学生的自身接受能力,把疾病的临床特点、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作为教学重点,并把它灌输于整个教学过程中。而疾病的病因学、发病原理和病理解剖等基础内容可简单地讲解,这样有利于学生临床思维和处理问题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教学讲课不应简单重复理论课内容,除了把要掌握的基本理论知识及相关的基本技能,如病史询问方法和注意事项,体格检查的基本方法和顺序外;还应从临床实际工作的角度对理论知识进行归纳,以求融会贯通,特别要突出知识的横向联系。在教学讲课中以症状或症候群为题目,把相关疾病的知识串连起来,开阔学生思维,以利于培养学生临床分析能力,以内分泌科特有的业务内容作为讲课题目,以补充教材与理论课的不足。 李主任每周还带领全科医生进行两次查房,他这种临床教学模式使学生的整个临床实习始终不脱离临床实践。从理论到实践、从实践又到理论,一边当“医生助手”,一边复习临床知识;系统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促进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培养了学生临床实际能力,训练了学生临床思维能力;而且也提高了学生临床技能能力和临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李主任还积极带领见习医生下乡体检,参加大型义诊活动等。见习医生在活动中能深刻地接受济世扶贫、奉献爱心的高尚医德教育。在活动中见习医生还会认识到自身知识的贫乏,树立一定要认真学习医学知识,掌握更多的临床技能,为更多贫困病人解除疾苦的信心。 传统的教学模式偏重于课堂教学,先进行理论授课,再进行临床实习;在时间和形式上容易出现理论脱离实际的情况,而且许多医学生对理论课的学习,习惯死记硬背、临床实际工作能力差。所以实习学生只有通过自身的努力,带教教师的精心指导,才能从学生式的思维模式转向医生的思维模式,将书本知识融会贯通地运用于临床实际,圆满地完成实习任务,成为一名合格的临床医务工作者。 本期投稿:内分泌 本期编辑:宣传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