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瓦房店轴承产业发展 对策分析 瓦房店市人民政府市长周振雷 本文刊登于中国轴协会刊《轴承工业》年第3期“视点”栏目,欢迎订阅、投稿!目前,瓦房店轴承产业正承受着全球制造业发展格局深刻变化和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带来的双重影响,且处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结构性、体制性、周期性问题相互交织,国内外风险交叉传递。化解沉疴旧疾,破解发展积弊,是瓦房店轴承产业下一步发展的重要课题。因此,本文以瓦房店轴承产业发展情况为背景,通过对现存的问题进行分析,从转型升级、结构调整、创新发展和提高运行质量等方面出发,对新形势下瓦房店轴承产业发展对策进行探索分析。产业发展;对策分析;疫情防控常态化。一、瓦房店轴承产业相关情况瓦房店作为共和国轴承工业的发祥地,已经有80余年的光辉历史。经过多年发展,瓦房店轴承产业集群形成了发展底蕴厚实,文化积淀厚重,技术基础雄厚的格局。近年来,瓦房店轴承产业集群在中国轴承工业协会的悉心指导下,在辽宁省委、省政府和大连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大连瓦房店轴承工业协会的积极促进下,产业影响持续扩大,行业发展态势良好,企业运营健康高效。曾荣获“中国机械工业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创建优秀奖”;被评为“省级出口轴承质量安全示范区”“国家高端装备制造业(轴承)标准化试点”;是中国唯一的“中国轴承之都”。年,瓦房店轴承产业集群拥有轴承及配套企业余家,其中规上企业有56家,占瓦房店市全部规上工业的35%。规上企业1-8月份累计产值51.59亿元,增长24.54%;1-8月份累计完成营收为60.3亿元,同比增加23.31%。在全球制造业受制的大环境下,瓦房店轴承产业逆势而上,受到了中国轴承协会的称赞与认可。截至目前,瓦房店轴承产业集群拥有省级企业技术中心4家,大连市企业技术中心6家;拥有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家;拥有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家;拥有国家级轴承质量检测中心、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国家认可的实验室;拥有中国轴承行业唯一的“国家大型轴承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拥有高新技术企业39家;累计拥有国家专利项,其中发明专利项,实用新型专利项,外观设计21项。创新集聚,技术进步,使瓦房店轴承产业集群的发展后劲不断积蓄,应对风险、迎接挑战的能力不断提升。瓦房店是大批驰名轴承产品品牌的发源地与集聚地,拥有瓦轴集团的“ZWZ”、大连冶金轴承集团的“DYZV”、瓦房店冶金轴承集团的“WZWN”、大连国威轴承股份有限公司的“YWY”、瓦房店金峰轴承制造有限公司的“WBJF”、瓦房店东旭非标准轴承集团的“双锤”和瓦房店光阳轴承集团的“WGYS”7家中国驰名商标。不断做优的企业品牌和不断做强的产品商标,是瓦房店轴承企业巩固市场地位、增幅无形资产和扩大产业影响的有力武器。尤其是在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授予瓦房店“中国轴承之都”称号之后,以轴承为核心的“瓦房店制造”影响力不断扩大。二、瓦房店轴承集群存在的短板目前,瓦房店轴承产业集群已经形成了以瓦轴集团为引领,众多民营企业“百花齐放”的发展格局。但是“百花齐放”便意味着“大而全、小而全”,产品结构性矛盾随之出现,同质化竞争成为瓦房店轴承市场的主要表现;同质化竞争的问题源于创新乏力、体系滞后、服务缺失和溢价较低等因素,虽然技术创新集聚,但仅集中在少数企业当中。从整体看,瓦房店轴承产业集群的创新能力不足,科技支撑不强;从“微笑曲线”看,瓦房店轴承企业在曲线两端的活动较少,主要集中在中间的制造部分,核心技术难以突破,产品附加值被曲线两端封锁,因此导致了企业间的互相压价和恶意竞争,加上大部分企业单打独斗、单枪匹马的经营策略,集群内的合作不紧密、对接不贴合,集聚效应不能充分发挥,在大范围外因竞争或冲击下,抗性不强;由于“人才虹吸”效应的存在,有技术、有能力、有志向的轴承工人逐渐向薪资高、待遇好的地区流动,导致瓦房店轴承产业人才结构性失衡,加上人才引、留、用、育的体制机制相对落后,轴承产业“接班人”青黄不接。三、下一步发展对策瓦房店轴承产业正处在全球制造业发展格局深刻变化和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的新形势之下,进出口贸易和国内产业链循环都受到了一定影响,为了能使瓦房店轴承产业集群做强做优做大,必须要解放思想、开放创新,积极对标开放发达地区的产业集群发展模式,主动求变,抢占发展机遇。(一)瞄准国产替代,抢占发展先机在当前的新形势下,我国制造业面临中高端受压和中低端受挤的局面。轴承产业和制造业唇齿相依、关系紧密,自主创新体系和产业价值链条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为此,瓦房店轴承产业应主动融入到国产化替代大进程中,从“三个变革”出发,抢占发展先机。一是做好观念变革,逐步化解同质化竞争、恶意压价的不良局面,抓好行业自律,建设诚信体系,营造创新发展氛围,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二是做好质量变革,积极引导和推进企业制定标准或引入先进标准,提高产品质量效益;三是做好产业链变革,积极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从生产制造,向试制品开发、工业设计、产品销售和售后服务转变,逐步提高制造附加值。(二)推进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升级瓦轴集团是瓦房店轴承产业的龙头,它的影响力、号召力、示范力和引导力,对集群发展有重要作用。因此,要继续围绕瓦轴、扶强瓦轴、做大瓦轴,全面支持瓦轴改革发展,提高系统集成能力,引导瓦轴聚焦核心产业链,鼓励瓦轴与集群内民营中小企业进行兼并重组,加大产品研发力度,拓宽营销广度,拓展合作深度,将瓦轴打造成航母级企业集团;加大人才培养和引留力度,发挥瓦轴的核心作用,吸纳职业经理人、专业技术人员等人才资源入驻瓦房店,营造以创造价值排座次、定奖惩、论英雄的工作氛围,让有为者有位,让有为者有为,不断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鼓励企业间通过兼并重组等合作方式整合优质资源,帮助企业提质增效;鼓励引导综合实力较强的企业采取技术改造、增资扩建、招商引资和与科研院所合作等方式逐步实现转型升级;集群中的大企业和持有中国驰名商标的企业要勇担使命,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先行者,中小轴承企业要聚焦“专精特新”,争做锻件、滚动体和保持架等领域的单项冠军,不断提升产品竞争力。(三)构建循环链条,建立产业生态在进出口贸易受限的新形势下,轴承产品出口的产业链条几乎被“腰斩”,盈利能力被极大限制,企业发展空间也被极度压缩。因此,瓦房店轴承产业集群应该积极构建新的产业链条,主打“域内循环”与“域外循环”双结合,构建新的产业生态链条。“域内循环”鼓励瓦房店市域内企业互相配套,做精、做尖、做强自身优势产品,与其他企业进行优势互补,摆脱曾经不论规模大小,都很“全”的低效生产模式,从而不断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域外循环”主张将瓦房店轴承产业的优势产品与国内其他优势产品进行配套,共同开拓国产化替代市场,摆脱在出口贸易中没有定价权的窘境。(四)为企业解难题,积蓄发展力量企业兴,则经济兴;企业强,则财力强;企业有发展,瓦房店才有未来。因此,在新形势下,地方政府也要有新作为。“为企业解难题”专项活动是瓦房店市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抓手,将此项工作向深推进、向实推进、向力推进,把征地难、办证难、开办难、用电难、招工难、培训难、融资难和维权难等“八大难题”摆到台面上解决,牢固站稳企业发展立场,用不懈的毅力、不停的努力和不断的执行力,才能推动企业发展、行业进步、产业兴旺。一要解放思想,为企业解决“卡脖子”难题;二要主动作为,为企业啃下遏制发展“硬骨头”;三要全面提速,打造营商环境“新样板”;四要导向优化,把“妈妈式”服务作为特色特产;五要持续创新,以优质政策服务企业、优化产业结构,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六要跟踪检查,落实督查督导,确保各项优惠政策措施执行到位。(五)强化品牌建设,扩大产业影响质量是品牌发展的生命线。要积极放大提升“中国轴承之都”名片价值,推行“瓦房店轴承”集体商标,助力净化轴承市场,强化区域品牌保护;实施自主品牌战略,鼓励轴承企业进行自主品牌建设,构建企业品牌资产;支持帮助拥有自主品牌,采用先进标准、掌握较强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的轴承及相关企业加强品牌建设,使区域轴承品牌优势更加突出;注重抓好产品创新、创优、创品牌和市长质量奖的推荐工作,在轴承产品质量升级、品牌创优、驰名商标等方面再上台阶;鼓励企业加强产品质量管理,助力推动轴承产业由数量增长型向高质量增长型转变。对于处在双重影响下的瓦房店轴承产业集群来说,国产化、搞创新、建生态、组链条、强品牌等一系列措施的施行,产业发展模式会发生改变,产业内涵底蕴会有质的飞跃,产业要素管理会上新台阶,瓦房店轴承产业集群在新形势下定会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参考文献略(内容来源:《上海国际轴承峰会论文集》) 免责声明: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