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10/15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非物质文化遗产紫阳民歌

紫阳民歌是流传在陕西省紫阳县境内汉族民间歌曲的总称,是陕南地区汉族民歌中最具代表的曲种。它语言形象生动,曲调优美动听,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和地方风格,是紫阳汉族劳动人民人民在长期劳动中创造出来流传至今的艺术瑰宝。

△茶山对歌

12月7日,紫阳民歌传承人王安银亮相央视三套《开门大吉》节目。

一上台王安银以紫阳民歌的方式介绍了自己,获得现场观众的热烈欢迎,却把主持人听得小尼“一愣一愣”的!

△紫阳民歌传承人王安银参加央视三套《开门大吉》节目

建议在WiFi环境下观看,土豪请随意~

紫阳民歌

紫阳是民歌之乡。紫阳民歌是陕南地区最具代表性的曲种,是紫阳先民在长期的劳动生活中创造的、流传至今的宝贵艺术遗产。

△茶山对歌早在秦末汉初,紫阳先民就在汉水流域生存繁衍,汉水文化在这里从未断裂,而且影响很深。多移民所带来的文化融合和地域特色,决定了紫阳不仅有秦楚文化的沉淀,也有巴蜀文化的烙印。在此基础上产生的紫阳民歌则有相当的封闭性,这封闭是地理环境造成的,这就使它保持了自己的纯洁性,避免了污染,以原生态的形式存在着。

△何耀信(中)在唱紫阳民歌

紫阳民歌分为山歌、小调、风俗歌曲、花鼓八岔、号子孝歌等和新民歌十几个曲种。其音乐风格大多有着较强的抒情性、叙事性和舞蹈性,适于表演动作、表达情节和反映人物复杂感情。

△紫阳民歌专场文艺演出

紫阳民歌藏量极为丰富,所发现曲目总数已达首,编印成册的有首,体裁包括号子、山歌和小调几大类,其中又包含了社火歌曲、风俗歌曲、宗教歌曲、曲子等不同歌种。紫阳民歌的代表性曲目有《郎在对门唱山歌》、《唱山歌》、《洗衣裳》、《南山竹子》等

△茶山采茶对歌

紫阳民歌流传久远,其歌词借喻巧妙,风趣幽默,有较高的文学价值;所用方言似川、似楚,韵味独具;其旋律优美婉转,高腔唱法中游移于调式音级间的色彩性颤音唱法具有独特的价值。紫阳民歌的传承直接依托于各种民俗活动,反映出丰富的民俗文化内容。紫阳民歌对于丰富中华民族音乐宝库、弘扬中华民族音乐文化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紫阳民歌保护与发展座谈会

年10月,紫阳县被省文化厅命名为“陕西省民歌之乡”,被省音乐家协会确定为“陕西省民歌创新基地”。年3月,被国家文化部授予“中国民间艺术之乡”(民歌)的称号。

紫阳

△紫阳县城全貌

紫阳县位于陕西省南部,汉江中上游,大巴山北麓,隶属陕西省安康市,南与四川省万源市相连,西与汉中市镇巴县毗邻,北与安康市汉阴县接壤,交通便利、通讯便捷。被誉为“茶乡、歌乡、橘乡”。

△紫阳县城

紫阳是全国唯一用道教名号命名的县份,因道教南派创始人张伯端(号紫阳真人)在这里修行而得名。

△紫阳真人塑像

紫阳山清水秀,自然与文化相互交融、渗透,逐渐形成独具特色的文化旅游景点。境内的擂鼓台被誉为“小武当”,是陕南著名道教圣地和旅游风景区,年,列为省级森林公园。

△擂鼓台

汉江最大的支流任河,谷狭滩险,山幽水碧,与峭拔伟岸的巴山浑然一体,形成绵延雄奇的山水长卷:“三十里峡”奇诡壮观,让人叹为观止,而“任何漂流”尤其让人激情逍遥。

△文笔山

文笔山景区是距县城最近的旅游景区,是道文化展示基地及养生休闲旅游度假目的地。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瓦房店会馆群)1个,省级保护单位(高桥廊桥、东城门、报恩塔)3个。

△北五省会馆

△真人宫

秦巴山色、瀛湖碧波、茶山听歌、汉水放船,品香茗尝美食,游玩紫阳,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图/网络编辑/小驿

部分素材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私信立即删除。

想要了解更多精彩的安康旅游信息,可轻轻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查看

嗯,不错,为紫阳民歌点赞↓↓↓

赞赏

长按







































北京白癜风最好的治疗方法
北京治白癜风的中医院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