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3月8日,农业农村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发布《关于统筹做好年农业产业融合发展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农办计财〔〕9号。 通知指出,年,在对以前年度符合条件的项目给予延续支持的基础上,中央财政支持新创建50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50个优势特色产业集群、个农业产业强镇,推动乡村产业形态更高级、布局更优化、结构更合理,通过优化整合实施,切实提高政策项目的影响力、带动力,将其打造成为推动农业产业振兴的标杆项目、核心抓手。 在建设内容上,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要立足县域,以规模种养为基础,推进“生产+加工+科技”一体化发展,集聚现代要素和经营主体,加快产业全环节升级全链条增值,全面推行绿色生产方式,创新科技集成和联农带农机制,着力打造引领带动乡村产业振兴的平台载体和农业现代化的“引擎”。在资金支持上,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奖补资金主要支持规模化种养基础设施、产业链供应链完善提升、科技协同创新平台建设、智慧农业建设、农产品认证与品牌培育、联农带农增收等方面。按时申报材料。各省应于年3月25日前报送农业产业融合发展项目申报材料(分别报农业农村部计划财务司、财政部农业农村司各1套,农业农村部发展规划司、乡村产业发展司各2套,并附电子文档光盘),超期不予受理。项目实施方案原则上应由各省农业农村、财政部门结合实际、深入研究、自主编制。申报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总体参照《农业农村部、财政部关于开展年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工作的通知》(农计发〔〕11号)相关要求执行。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应布局在县域内,区域范围涉及2个及以上乡镇,不得整县或跨县创建。本文整理了关于开展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工作的相关申报信息,供参考。申报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条件有哪些? 以下根据《农业农村部财政部关于开展年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工作的通知》整理。1.主导产业特色优势明显。 主导产业为本县(市、区)特色优势产业和支柱产业,在本省区乃至全国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主导产业集中度高、上下游连接紧密,产业间关联度强,原则上数量为1~2个,产值占产业园总产值的比重达50%以上。主导产业符合“生产+加工+科技”的发展要求,种养规模化、加工集群化、科技集成化、营销品牌化的全产业链开发的格局已经形成,实现了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2.规划布局科学合理。 已制定产业园专项规划,并经所在地县级或以上政府批准同意,明确了产业园发展布局和区域范围。产业园种养、加工、物流、研发、服务等一二三产业板块已经形成,且相对集中、联系紧密。产业园专项规划与村镇建设、土地利用等相关规划相衔接,产业发展与村庄建设、生态宜居统筹谋划、同步推进,形成园村一体、产村融合的格局。 3.建设水平区域领先。 产业园生产设施条件良好,高标准农田占比较高,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高于本省平均水平,生产经营信息化水平高。现代要素集聚能力强,技术集成应用水平较高,职业农民和专业人才队伍初步建立,吸引人才创新创业的机制健全。生产经营体系完善,规模经营显著,新型经营主体成为园区建设主导力量。 4.绿色发展成效突出。 种养结合紧密,农业生产清洁,农业环境突出问题得到有效治理,“一控两减三基本”全面推行并取得实效。生产标准化、经营品牌化、质量可追溯,产品优质安全,绿色食品认证比重较高。农业绿色、低碳、循环发展长效机制基本建立。 5.带动农民作用显著。 产业园积极创新联农带农激励机制,推动发展合作制、股份制、订单农业等多种利益联结方式,推进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农民分享二三产业增值收益有保障。在帮助小农户节本增效、对接市场、抵御风险、拓展增收空间等方面,采取了有针对性的措施,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园区农民可支配收入原则上应高于当地平均水平的30%。 6.政策支持措施有力。 地方政府支持力度大,统筹整合财政专项、基本建设投资等资金用于产业园建设,并在用地保障、财政扶持、金融服务、科技创新应用、人才支撑等方面有明确的政策措施,政策含金量高,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水、电、路、讯、网络等基础设施完备。 7.组织管理健全完善。 产业园运行管理机制有活力,方式有创新,有适应发展要求的管理机制和开发运行机制。政府引导有力,多企业、多主体建设产业园的积极性充分调动,形成了产业园持续发展的动力机制。 对地方申请创建的现代农业产业园,符合上述条件的,可批准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 建设任务 1.做大做强主导产业,建设乡村产业兴旺引领区。依托优势特色主导产业,建成一批规模化原料生产大基地,培育一批农产品加工大集群和大品牌,将产业园打造为品牌突出、业态合理、效益显著、生态良好的乡村产业兴旺引领区。贫困地区要突出搞好产业扶贫,将产业园建设成为构建稳定脱贫长效机制的重要平台。 2.促进生产要素集聚,建设现代技术与装备集成区。聚集市场、资本、信息、人才等现代生产要素,推进农科教、产学研大联合大协作,配套组装和推广应用现有先进技术和装备,探索科技成果熟化应用有效机制,将产业园打造成为技术先进、金融支持有力、设施装备配套的现代技术和装备加速应用的集成区。 3.推进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发展,建设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区。构建种养有机结合,生产、加工、收储、物流、销售于一体的农业全产业链,挖掘农业生态价值、休闲价值、文化价值,推动农业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重构和演化升级,将产业园打造成为一二三产业相互渗透、交叉重组的融合发展区。 4.推进适度规模经营,建设新型经营主体创业创新孵化区。鼓励引导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重点通过股份合作等形式入园创业创新,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搭建一批创业见习、创客服务平台,降低创业风险成本,提高创业成功率,将产业园打造为新型经营主体“双创”的孵化区。 5.提升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建设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大力发展绿色、生态种养业,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强化品牌培育,推进农业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推动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建立健全质量兴农的体制机制,将产业园打造成为农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 创建数额 根据《农业农村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年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工作的通知》农办规〔〕10号整理。(一)农业农村部、财政部按照相关因素测算各地开展创建的申报指标。原则上年度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亿元及以上的省份按2个申报,亿元以下的省份按1个申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安排1个申报指标。对年中央财政资金统筹使用不规范的省份扣减1个指标。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广东省农垦总局由所在省统筹安排申报。超指标申请不予受理。(二)按照种业发展品种布局,支持种业育繁推一体化基础好的北京、河北、福建、新疆、西藏等省区,按确定品种增加申报1个以种业为主导产业的产业园。(三)为支持鼓励各省加强产业园建设,对于年安排省级财政自有资金建设产业园10亿元以上的省份,可申报3个省级产业园纳入国家产业园创建管理体系;安排5亿元以上、10亿元以下的省份,可申报2个省级产业园纳入国家产业园创建管理体系;安排2亿元以上、5亿元以下的省份,可申报1个省级产业园纳入国家产业园创建管理体系。通过评价认定后,授予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称号。每年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通知,都会附带“创建申报指标表”,指标表里会指出每个底处的创建名额。创建程序 根据《农业农村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年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工作的通知》农办规〔〕10号整理。(一)各地要按照县级政府申请、省级农业农村和财政部门择优遴选的方式确定拟列入创建名单的产业园,经分管省领导审定后报送农业农村部、财政部。各省级农业农村部门、财政部门要严格按照创建条件开展竞争性遴选,认真组织好创建方案、建设规划评审和实地核查等工作。 (二)农业农村部、财政部采取书面审查备案和竞争性择优遴选相结合的方式批准创建。对产业园建设成效突出、建设体系完善、省级财政自有资金投入大的省份申报的部分产业园,经书面审查符合条件后纳入拟批准创建名单。对部分产业园开展竞争性遴选,组织专家采取现场答辩的方式,择优纳入拟批准创建名单。 (三)对拟批准创建产业园名单,经公示无异议后,由农业农村部、财政部联合发文公布。 支持方式 根据《农业农村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年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工作的通知》农办规〔〕10号整理。农业农村部、财政部通过定期监测、绩效评价、实地核查等方式,在批准创建后的第二年和第三年分别组织开展产业园评价认定工作。中央财政通过奖补方式,对批准创建和通过评价认定的产业园,按不同情形予以适当支持。(一)对年批准创建但尚未通过评价认定的13个国家产业园,年底前再组织一次评价认定,认定后安排其余奖补资金。届时未通过将取消创建资格,并按有关规定收回结余资金。(二)对年及以后批准创建的国家产业园,分3次安排奖补资金。批准创建后安排30%,通过中期评估后安排30%,通过评价认定后下达剩余奖补资金。中期评估工作在批准创建后的第二年开展。(三)对纳入国家产业园创建管理体系的省级产业园,通过评价认定后给予适当奖补。(四)中央财政奖补资金按照突出重点、集中使用、创新方式的原则,重点用于产业园联农带农增收、提升产业服务能力、延伸产业链、促进主导产业升级。鼓励产业园统筹整合相关资金渠道,通过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政府购买服务、贷款贴息等方式,撬动更多金融和社会资本建设产业园。国家补助资金的额度 1.同意批准创建的先行补助每个批准创建的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只要同意批准创建,国家先行补助资金1亿元,省级配套1亿元,用于产业园建设,省级现在农业产业园配套资金万元。 2.验收评审挂牌后的资金补助经过2至3年的创建,通过验收评审挂牌以后,国家再奖励几个亿不等的资金。具体奖励额度要根据产业园创建通过的打分情况确定,但奖励资金肯定高于批准同意创建时给的资金。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背景: 年,农业部、财政部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决策部署,按照“一年有起色、两年见成效、四年成体系”的总体安排和“先创后认、边创边认、以创为主”的工作要求,启动并批准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多年来,各地坚持“姓农、务农、为农、兴农”建园宗旨,加强创建指导,加大政策支持,推进规模化种养基地建设,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建成了一批产业特色鲜明、要素高度集聚、设施装备先进、生产方式绿色、经济效益显著、示范带动有力的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成为了引领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排头兵、乡村产业兴旺的新样板。 农业农村部、财政部要求,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要以获得认定为新起点,进一步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主导产业,促进全产业链开发,聚集现代生产要素,创新农民增收利益联结机制,打造新农民创新创业孵化平台,示范带动省、市、县梯次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形成以产业园为主要抓手推进乡村产业振兴的工作局面。各地要以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为重要载体,学习借鉴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经验,依托优势特色主导产业,推进“生产+加工+科技+品牌”一体化发展,集中连片建设生产基地,引导农产品加工向产业园集中集聚,不断提升种养规模化、加工集群化、科技集成化、营销品牌化水平,让农民就近就地就业,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要加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中央财政奖补资金监督管理,强化绩效评价,确保资金安全有效使用。 在年12月30日召开的全国农业农村厅局长会议上,农业农村部、财政部公布:经自评申请、省级推荐、绩效评价和现场考察等程序,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等20个现代农业产业园被认定为首批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 年 首批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认定名单 1.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现代农业产业园 2.河南省正阳县现代农业产业园 3.山东省金乡县现代农业产业园 4.黑龙江省五常市现代农业产业园 5.贵州省水城县现代农业产业园 6.福建省安溪县现代农业产业园 7.湖北省潜江市现代农业产业园 8.陕西省洛川县现代农业产业园 9.吉林省集安市现代农业产业园 10.浙江省慈溪市现代农业产业园 11.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现代农业产业园 12.黑龙江省宁安市现代农业产业园 13.江西省信丰县现代农业产业园 14.黑龙江省庆安县现代农业产业园 15.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现代农业产业园 16.江苏省泗阳县现代农业产业园 17.内蒙古自治区扎赉特旗现代农业产业园 18.湖南省靖州县现代农业产业园 19.山东省潍坊市寒亭区现代农业产业园 20.山东省栖霞市现代农业产业园 年年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名单 1.北京市密云区现代农业产业园 2.天津市宁河区现代农业产业园 3.河北省平泉市现代农业产业园 4.山西省隰县现代农业产业园 5.内蒙古自治区科尔沁左翼中旗现代农业产业园 6.辽宁省东港市现代农业产业园 7.吉林省东辽县现代农业产业园 8.黑龙江省富锦市现代农业产业园 9.黑龙江省铁力市现代农业产业园 10.黑龙江农垦建三江管理局七星现代农业产业园 11.上海市金山区现代农业产业园 12.江苏省东台市现代农业产业园 13.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区现代农业产业园 14.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现代农业产业园 15.安徽省天长市现代农业产业园 16.福建省古田县现代农业产业园 17.江西省彭泽县现代农业产业园 18.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现代农业产业园 19.山东省庆云县现代农业产业园 20.河南省延津县现代农业产业园 21.河南省泌阳县现代农业产业园 22.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现代农业产业园 23.湖北省随县现代农业产业园 24.湖南省常德市鼎城区现代农业产业园 25.湖南省长沙市芙蓉区现代农业产业园 26.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区现代农业产业园 27.广东省湛江市坡头区现代农业产业园 28.广东省新兴县现代农业产业园 29.广东农垦湛江农垦(雷州半岛)现代农业产业园 30.广西壮族自治区都安县现代农业产业园 31.海南省儋州市现代农业产业园 32.海南省三亚市崖州区现代农业产业园 33.重庆市江津区现代农业产业园 34.四川省广汉市现代农业产业园 35.四川省邛崃市现代农业产业园 36.四川省安岳县现代农业产业园 37.贵州省麻江县现代农业产业园 38.云南省开远市现代农业产业园 39.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城关区现代农业产业园 40.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现代农业产业园 41.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现代农业产业园 42.甘肃省宁县现代农业产业园 43.青海省泽库县现代农业产业园 44.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利通区现代农业产业园 45.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乐市现代农业产业园 年年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名单 1.北京市平谷区现代农业产业园 2.天津市宝坻区现代农业产业园 3.河北省安平县现代农业产业园 4.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现代农业产业园 5.山西省平顺县现代农业产业园 6.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察右前旗现代农业产业园 7.辽宁省瓦房店市现代农业产业园 8.吉林省吉林市昌邑区现代农业产业园 9.黑龙江省海伦市现代农业产业园 10.江苏省泰兴市现代农业产业园 11.江苏省盱眙县现代农业产业园 12.浙江省瑞安市现代农业产业园 13.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现代农业产业园 14.福建省建宁县现代农业产业园 15.江西省万年县现代农业产业园 16.山东省阳信县现代农业产业园 17.河南省灵宝市现代农业产业园 18.河南省内乡县现代农业产业园 19.湖北省蕲春县现代农业产业园 20.湖南省永顺县现代农业产业园 21.广东省云浮市云城区现代农业产业园 22.重庆市奉节县现代农业产业园 23.四川省资中县现代农业产业园 24.四川省南江县现代农业产业园 25.贵州省安龙县现代农业产业园 26.西藏自治区工布江达县现代农业产业园 27.西藏自治区那曲市色尼区现代农业产业园 28.陕西省陇县现代农业产业园 29.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福海县现代农业产业园 30.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市现代农业产业园 31.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铁门关市现代农业产业园 年,在对以前年度符合条件的项目给予延续支持的基础上,中央财政支持新创建50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如果符合条件的要抓紧申报,各省应于年3月25日前报送农业产业融合发展项目申报材料(分别报农业农村部计划财务司、财政部农业农村司各1套,农业农村部发展规划司、乡村产业发展司各2套,并附电子文档光盘),超期不予受理。 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平台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建议。转发文章的版权属于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无法查实原作者,在此特表示深深的谢意!若涉及版权问题,请通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