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3/14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东北新闻网、北斗融媒讯辽宁省气候中心发布年辽宁省十大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年,全省年平均气温10.2℃,四季气温均偏高,是年以来历史最暖年。全省年平均降水量.2毫米,接近常年同期。年内暴雨、台风、暴雪、寒潮、龙卷、高温、大风、冰雹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总体看,具有气象灾害种类多、极端性较强、复合型明显的特点。那么,在刚刚过去的年,辽宁曾发生过哪些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呢?隆冬“三九”降雨近60年来罕见年1月12~14日,辽宁出现近60年来罕见的“三九”降雨现象,中北部和东部地区出现小雨转小雪,大连东北部地区出现中雨。全省平均降水量为3.9毫米,最大降水量15.6毫米和最大小时降水量4.3毫米均出现在大连庄河站。受雨雪和后期降温影响,出现不同程度道路结冰、湿滑,对交通造成一定影响,给出行造成不便。春季三次沙尘影响范围广年春季(年3~5月),全省共出现了三次大范围的沙尘过程,分别出现在3月22~23日、4月10~11日和5月20日。沙尘主要出现在辽宁西部和北部地区,62个国家级地面气象观测站中,有53个站出现沙尘,覆盖范围85.5%,比常年同期偏多32.3%,为近5年春季沙尘范围最广、出现频次最高的一年。沙尘造成能见度降低,对春播作物、交通出行和人体健康都有一定影响。一天四地遭遇龙卷历史罕见夏季,全省出现7个龙卷,分别发生在6月1日、7月7日和8月24日。其中6月1日8时至2日8时,阜新市海州区西荒村和机辆小区、沈阳市法库县孟家镇孤树子村、沈阳市康平县柳树屯乡赵家窝堡村(双龙卷)、铁岭市开原金沟子镇田家村先后出现龙卷风,为辽宁省历史罕见的同一时段内四地接连遭遇龙卷。经现场调查,四地龙卷依次判定为中龙卷(EF1级)、弱龙卷(EF0级)、弱龙卷(EF0级)和强龙卷(EF2级)。受龙卷影响的地区,造成人员受伤、转移,交通、电力、通讯、农业设施及房屋等均受到不同程度破坏。初夏辽西出现高温干旱复合灾害年6月11日至7月4日,辽西地区平均降水量34.9毫米,比常年同期偏少6成;平均气温24.4℃,比常年同期偏高1.6℃,为年以来历史同期最高。受降水偏少、气温偏高影响,辽西地区出现不同程度的气象干旱,同时伴随2次(6月15~19日、6月30日至7月2日)阶段性高温。持续的高温天气,使得6月中旬朝阳北部地区出现特旱等级气象干旱,6月16日建平县和凌源极端最高气温达到40.6℃。凌源、朝阳市区、羊山、建平县、喀左超过35℃以上的高温日数达到12~14天,均为历史同期第二多,建平镇高温日数8天,为历史同期最多。伴随着高温,7月4日朝阳地区特旱面积达到最大,占辖区面积的61.5%。持续高温干旱的复合灾害使辽西地区玉米、谷子等拔节孕穗受阻,同时人体舒适度下降,对电力和户外作业等有一定影响。两个台风影响辽宁“卡努”登陆庄河7月26~30日和8月11~14日,台风“杜苏芮”、“卡努”先后北上影响辽宁省,其中“卡努”在大连庄河市沿海登陆,登陆时减弱为热带低压,是年以来第二个登陆辽宁的台风。受台风“卡努”残余环流影响,8月12~14日,辽宁省中东部地区出现大雨到暴雨,东南部地区大暴雨。丹东凤城市出现特大暴雨,降水量.4毫米。全省出现6级以上大风,最大瞬时风力9级(24.4米/秒),出现在大连瓦房店市长兴岛西中岛洪西码头。台风影响时间为4天,强降水持续时间达2天。大连、鞍山、丹东地区评估为一级暴雨灾害(最严重级别)。受台风影响,航班大面积取消、部分列车停运;局地农作物受淹倒伏、设施农业受损、树木倒伏。汛期16轮强降水强对流天气年汛期,全省共出现16轮强降水过程,其中6月出现5次,7月出现4次,8月出现5次,9月出现2次。区域性暴雨过程有6轮,其余10轮均为局地暴雨的强对流过程,占比62.5%。7月22日,辽宁省出现首场大范围区域性暴雨过程,暴雨范围覆盖全省面积达50%。最大过程降水量和最大日降水量均出现在葫芦岛龙港区市体育馆,为.9毫米,最大小时降水量93.1毫米,出现在大连长兴岛经济区交流岛街道。强降水造成不同程度城市内涝、道路积水,强对流天气引发冰雹、大风等气象灾害对大田作物造成一定影响。秋季气温破纪录为最暖秋天年秋季,全省平均气温11.2℃,比常年同期偏高1.2℃,为年以来历史同期最高,是我省历史上最暖秋季。尤其9月和10月全省平均气温分别为20.2℃和13.1℃,比常年同期分别偏高1.9℃和2.5℃,均为年以来历史同期最高,全省62个国家级地面气象观测站中分别有45个站和37个站平均气温为年以来历史同期最高。全省灌浆或成熟期的玉米、水稻、大豆、花生等粮油作物产量再创历史新高,秋收晾晒顺利。12月中旬气温年以来同期最低12月中旬,全省平均气温-12.9℃,比常年同期偏低6.0℃,为年以来历史同期最低。由于12月上旬偏暖,中旬开始全省经历了暖冷急剧转换,气温持续下降,同时还伴随着强降雪过程。沈阳、大连、鞍山、抚顺、营口、朝阳、葫芦岛地区有22个国家级地面气象观测站日最低气温突破了12月中旬极值。降温过程持续到12月21日,全省气温达到最低,沈北新区、抚顺市区、清原、新宾、西丰最低气温达到-30℃以下,其中西丰-33.2℃,为全省最低。大幅降温且持续低温使得人体舒适度下降,对采暖度冬及电力运行造成影响,降雪寡照和低温叠加导致部分设施农业阶段性受损。入冬后雨雪过程频繁降水历史同期最多年入冬后(11~12月),全省平均降水量75.7毫米,比常年同期偏多1.7倍,为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多。两个月内全省雨雪过程频繁多达9次,其中11月5次,12月4次。11月5~6日出现我省年入冬后首场大范围雨雪天气,中南部地区出现暴雨,中西部地区出现大雪到暴雪,北部地区局部大暴雪。全省平均降水量为41.2毫米,最大降水量59.6毫米,出现在辽阳县站,最大降雪量25.9毫米,出现在沈阳法库站,最大积雪深度为21厘米,出现在铁岭开原站。频繁的雨雪过程对冬季设施农业、畜牧养殖业生产和“菜篮子”产品保供、城乡交通有一定影响,但雨雪过程偏多,积雪覆盖时间长,降低了明年早春发生农业干旱、沙尘等灾害风险。年为辽宁省年以来历史最暖年年全省年平均气温10.2℃,比常年偏高1.2℃,为年以来历史最暖年份,也是年以来连续第十个气温偏高年。年内1~10月平均气温均偏高,偏高幅度在0.7~3.1℃之间。其中3月、9月和10月为年以来历史同期最高,2月为年以来同期最高,7月为近5年来同期最高。全省各地气温一致偏高,90%的国家级地面气象观测站年平均气温达历史前三高。
|
------分隔线----------------------------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