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3/14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北京白癜风医院怎么样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xcxbdf_zx/p312yr1/「本文来源:科技日报」大连有多名科技特派员,组建了31个科技特派团,拨付工作经费万元,有侧重、有针对性地为农民提供服务。以林淑敏为代表的大连科技特派员,有力促进了农业产业发展。——李晓峰大连市科技局社会发展与农村科技处处长◎本报记者郝晓明进入8月,北方的设施蔬菜陆续进入定植期。尽管天气炎热,辽宁大连瓦房店市九龙街道三甲村的菜农们依然顶着酷暑,在温室里挖掘地沟,进行着铺埋秸秆、拌撒菌剂、覆土做畦等作业。“这是林老师手把手教我们的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原料好找,操作也简单,我家黄瓜大棚这几年一直在使用,增产效果特别好,村里80%的农户都用上了这项技术。”蔬菜种植大户陶长顺告诉记者。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和土壤快速修复技术,是大连瓦房店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蔬菜科科长、高级农艺师、科技特派员林淑敏在农技推广生涯中的得意之作。科学种植,为农民“开药方”年,林淑敏从沈阳农业大学毕业,至今已在农业技术推广第一线奔波了27年。27年间,她平均每年引进试种国内外蔬菜新品种20余个,研发推广的“铁柿子”优质高效栽培、秸秆生物反应堆、水肥一体化和土壤快速修复等多项技术被广泛地应用于生产中,累计获得农业成果20余项。年,林淑敏被评为“全国最美农技员”。“前两年种啥死啥,想了好多法子也不管用,经过科技特派员林老师的诊断指导后,现在是种啥结啥,病虫害也减轻了,效益比以前提高了三成。”瓦房店市元台镇菜农冯晓华种植番茄多年,虽然投入大量农药化肥,可产量和品质却不断下降,产值越来越低。在参加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课堂后,冯晓华挤到林淑敏身边,请她帮忙到地里诊断一下。带着装有土壤速测仪、二氧化碳检测仪等工具的“百宝箱”,林淑敏来到冯晓华家的大棚,经过实地勘察,找出了症结,当场便给出一系列土壤修复方案:轮作倒茬,加大生物有机肥使用,同时使用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土壤调理配方、水肥一体化技术进行综合治理。“多亏了科技特派员,一年半的时间,产量就上来了,收入增加了,但农药化肥的投入却降低了。”冯晓华高兴地说。引导农民减肥减药、减量增效,实现绿色种植,是林淑敏的心愿,她觉得,这也是科技特派员的责任。年,大连瓦房店成立科技特派蔬菜团,林淑敏担任了团长。在大连市科技局的支持下,科技特派团为农民送技术、送服务,积极推广韭菜安全生产与“铁柿子”优质高效栽培等技术,越来越多的农民走上了致富道路。大连市科技局社会发展与农村科技处处长李晓峰介绍,大连有多名科技特派员,组建了31个科技特派团,拨付工作经费万元,有侧重、有针对性地为农民提供服务。瓦房店科技特派蔬菜团在蔬菜新品种、新技术等方面的引进推广成效显著,受到农民的欢迎,为促进农业农村发展和乡村振兴发挥了科技支撑作用。线上线下,创新农技推广服务林淑敏常年频繁穿梭在田间与棚室,每年要为菜农开出上千个“药方”,指导蔬菜绿色生态栽培,对症治疗蔬菜病虫,既是农民信得过的“植物医生”,也是绿色种植的带头人。农业要发展,农民要致富,离不开科技的支撑。而农业科技真正落地转化为生产力,就必须打通科技服务“最后一公里”,在农业科技和农民之间架起一道“桥梁”,而科技特派员、农技推广人员就是“架桥人”。为培养更多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农民,林淑敏没有满足于做常规的农技“搬运工”,而是发挥科技特派员的作用,尽职尽责地做一名“传道者”,把农业技术精准地送到农民手中,扎根在泥土里。授课是科技特派员服务农户最基本、最直接的手段。常年深入田间地头,深知农民所想所盼,林淑敏早已成为小有名气的农业讲师。“接地气,一听就懂,照着她说的方法去做就行。”在九龙街道办事处举办的蔬菜培训班上,菜农王淑静特意在课后留了下来,跟林淑敏请教新种的苦瓜出现死棵的问题。讲课讲出了名堂,不仅本地蔬菜种植户喜欢听,辽宁省其他城市、县区,山东、江苏、浙江等地都有人慕名请她前去授课。林淑敏每年授课次数最高达40余场,并多次举办大型现场会,培训人数达余人。年,林淑敏代表瓦房店市农发局参加全国农业新型技术推广知农云课堂课程征集大赛,她讲的“设施蔬菜根结线虫病的防治”深受欢迎,当年报名听课的人数近千,阅读人次,综合评分达到了4.9分的高分。干什么就吆喝什么!作为科技特派员,林淑敏的
|
------分隔线----------------------------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