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3/17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

车子穿过古老的复州城镇,一座古香古色的小楼出现在记者眼前,干净整洁的院落,党旗与国旗相互辉映,“复州城人民法庭”几个大字在阳光下格外耀眼。

▲复州城人民法庭外景

法庭门口,记者碰到刚刚办完事出来的村民张大爷。张大爷满口称赞道:“这个法庭,我多年前就来过,现在变化太大了!今天来不但把事儿办了,还在法庭里看到了复州城的历史。”

打官司还能回顾历史?这可是头一次听说。带着好奇心,记者走进大连瓦房店市人民法院复州城人民法庭。

为了方便群众,法庭特意修建了一条长廊,让群众可以快捷通过安检,完成立案,同时也避免了被风吹日晒。

长廊的设计功能齐全、设施完备,基本就是一个微缩版的诉讼服务中心。一些简单明了的纠纷直接就在长廊内的多元解纷工作站,由专职调解员进行调解。

“这里的两名调解员是远近闻名的村里人,威望很高,对当地的乡规民约、民间风俗非常了解,很多纠纷经他俩手之后顺利化解,都是乡里乡亲,各让一步的事儿。”法庭庭长马国强说。

▲大厅内反映复州古城原貌的巨大画卷

穿过长廊来到大厅,迎面是一幅反映复州古城原貌的巨大画卷。

“这幅画卷反映了早期复州城的全貌,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意义,很多当地人都是通过这幅画卷来追溯历史。”随同记者一同采访的瓦房店市法院青年干警霍丽君说。

因为全程参与了复州城法庭的改造过程,她说起法庭的每一件物品,都如数家珍。

“法庭改造前后变化很大,在做设计时,院党组重点考虑了文化因素。复州城具有悠久的历史,法庭把这个文化属性吸纳进来,与法院标识交相呼应,让群众在这里既能感受到一种发自内心的认同感,也能在古韵雅风中体味到崇德尚法的氛围,矛盾双方剑拔弩张的对立情绪无形中就缓解了不少。”小霍说。

▲多元解纷工作室内的复州城元素

大厅右侧的大屏幕上,播放着法庭的宣传短片和法官自发录制的民法典普法视频。群众在这里等候开庭的时候,就可以通过短片了解法庭的功能,学习到相关法律知识。

沿着图示一路走过,记者对复州城以及复州城法庭的历史沿革有了非常清晰的认识,当地的人情风俗、物产名胜尽收眼底。

▲法庭走廊里的法院文化布设

“复州记忆”“党建引领”“以法固本”“以和为贵”“以孝为先”五个模块内外呼应,极其自然且恰如其分。可以说步步是文化,处处是法治。

干警工作区域俨然就是廉政教育基地。“法正风清”的文化布设主题令人置身于庄严肃穆之地,工作在这里的同志,都会有一种发自内心的职业认同感和荣誉感,也让记者深深体会到了什么是“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这一文化属性。

▲记者与法庭干警在党员活动室深入交流

坐在宽敞明亮的党建主题会议室里,感受着夹带乡土气息的微风,记者和法庭干警们畅所欲言。

“复州城法庭辖区四个乡镇,辖区面积平方公里,人口超15万,是瓦房店市法院规模最大的人民法庭,年均审理案件余件。自年强基工程开始以来,法庭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五化’建设给人民群众带来了更加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和诉讼体验。”马国强说。

“法庭各类功能配备齐全,功能用房布局集中、规划合理。更主要的是,我们的审判力量配备也是足额,目前法庭共有3名员额法官、3名法官助理、4名书记员和2名调解员,在全市法庭中是实力最强的。”80后副庭长宫元达说。

▲法庭法官组织一起物业纠纷当事人调解

智慧法院的高配置带来审判工作的高质效。上半年法庭收案件,结案件,调撤率达70%左右,诉前调解调撤件。

85后女法官高源今年才到法庭工作。问到工作感受时,她说:“这里的工作很接地气,虽然案件标的都不大,但我却从中找到了法官的价值感,对我来说也是一种难得的历练。”

▲法庭外生机盎然的碧绿田野

年轻的面孔充满朝气和干劲,和窗外绿油油的田野相互辉映。如今,这支青年生力军已经撑起了复州城法庭的门面。为共同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他们甘愿把青春挥洒在田间地头,融入到家长里短,任时光荏苒、岁月匆匆也无怨无悔,只为法院人心中那份最初的梦想。

原标题:《复州城法庭:坚持强基导向高质量服务辖区群众》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